爱情,是文学的重要母题,几乎所有体裁和题材的文学样式,都有着爱情的存在,或者歌颂爱情的至真不渝,比如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或者揭示爱情的力量,比如说《大师和玛格丽特》。文学作品总体上是源于生活的,其社会属性很难被浪漫主义抹煞,比如说《悲惨世界》既表达了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也通过女主人公的遭遇提醒世人,感情同样未必都很靠谱。

鲁迅先生说:人只有活着,爱情才有所附丽。原话,已经记不清楚,请博闻强识的朋友提点,但意思大致如此。在以下荐读的七部世界文学名著中,我们会看到爱情的苍凉和无奈,读到爱情也许就是一种对浮生的捉弄和嘲笑。

我们一定要相信爱情,这是我们曾经的念头,但是,我们一定要读透爱情,这是我们对孩子的忠告。
第一部:红与黑
这部小说是非常严肃的社会小说,虽然这部小说勾勒了主人公于连的爱情生涯,爱情在这部小说中服务主题,始终就不是人性和人生的绝对价值观。

司汤达写出了一幕悲剧,是无名英雄的挽歌,当然,在小说人物所存在的时代已经不会在出现英雄,甚至英雄本身就是世事对那个时代的嘲弄。

于连的悲剧不在于他利用和伤害了自己的爱情,而在于他试图借助爱情成为英雄,这是对时代和世事的挑战,所以他注定会失败,会成为绞杀理性和理想的首选目标。


西奥多·德莱塞是个非常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直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灶,暴露资产阶级的腐朽,在这部以美国梦为剑锋所指的小说中,他通过主人公的毁灭,展示了美国梦的虚幻,也揭示了所谓的爱情在那样的土壤上成长,是多么危险和虚伪。

这部小说与《红与黑》有着相近的内容,但是相比于于连,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克莱德无疑是个物质化极其严重的无赖,他自始至终都没有道德至上的理想,他所追求的就是毁灭,毁灭爱情,毁灭命运。

这部小说曾经被改编成《郎心似铁》的电影,是作家成就最高的作品。


这部小说还被译作《远大前程》,是狄更斯后期的代表性作品,其前期作品的乐观主义精神渐渐被现实主义等锋芒改造,对爱情的美好愿景和快意书写也有了沉郁顿挫的改变。

主人公皮普沉沦于被设计过的充满欺诈的爱情世界里,他的成长距离初始越来越远,这无疑是他所沉陷其中的爱情造成的,他的远大前程,注定是一场体无完肤般梦幻的孤星血泪。

爱情最容易为人所沉迷,越是虚妄和恶意的爱情也是容易导人走向背道而驰的沉沦。这就是这部小说关于爱情的结论,很真实,很残酷。

小说的结尾似乎孕育着希望,然而,并非所有希望都会成真,因为昨天不会再来。


莫泊桑的代表作《漂亮朋友》,曾经被译作为《俊友》,个人以为《俊友》这个译名更为传神,更为典雅。

卑劣和龌龊,都是对爱情的致命伤害,这小说的主人公杜洛瓦将这一点演绎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虽然这个主人公有着英俊的外表和典雅的谈吐。依靠着自己天生的禀赋,用尽心机和手段俘获爱情,葬送爱情,以成全自己的远大前程,当然并非个案,也绝非不会谬种流传。

严肃的社会小说,同样会描写出发人深省的爱情故事,当然,成长于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功利性的爱情,并非都会功德圆满,甚至会成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

爱情并非天生就极其神圣,更何况世间还有一些借此渔利的别有用心的人物。


飞蛾扑火,会是怎样的结局?爱情倘若成了投火的飞蛾,伤害、仇恨、报复和毁灭,就会成为主宰众生命运和灵魂的天命。

这部由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哥特体小说,阴郁到了残酷,冷厉到了绝望。

爱情,有些时候会变为灭亡的导体,因为人性中还有嫉妒和绝望。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个十足的恶棍,然而造成这种人生局面的却是充满嫉妒和绝望的爱情。人们不会宽恕恶棍,但是人们应该悲悯因爱而不得所造就的恶棍。

这部小说被毛姆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十部小说之一,一般认为,毛姆这次没有骗人。尤其是牧歌时代不再出现,现实世界越发喧嚣和躁动。


菲茨杰拉德的这部小说被誉为神作,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这部小说的内核是爱情、梦幻和谎言。

爱情总和梦幻同在,哪怕是对于了不起的盖茨比而言,也是如此,虽然他是挥金如土的大富翁,虽然他始终葆有青纯年代的痴念和执着,然而,爱情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所爱也不再是当年的可人。

这是一个烟花璀璨的梦幻般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充满了谎言和欺骗的爱情故事。一般认为,爱情更多的是付出和成全,谎言和欺骗正是利用了爱情中的这些特质而大行其道,荼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