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贞儿原籍山东省青州诸城县,父亲是一名县衙掾吏。
四岁时,她的父亲戴罪,万贞儿也被辗转送入宫中,成为了身份最卑贱的宫女。
刚进宫的万贞儿,在掖庭学规矩、做苦工,挨打、受罚那都是家常便饭。
好在她机灵聪慧,被孝恭孙皇后赏识,成了她宫里的大宫女,掌管孙太后的服装衣饰。
孝恭孙皇后,本是明英宗朱祁镇生母。
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军俘虏。
孙太后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化解了危机。
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则被立为皇太子。
都说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叔叔朱祁钰当皇帝,朱见深这个皇太子,自然是过不了清静日子。
孙太后自然是懂得其中道理,于是便挑选了贴身宫女万贞儿,去照顾和保护朱见深。
那一年,万贞儿19岁,朱见深仅仅2岁而已。
谁知不到一年,瓦剌便被明军打得节节败退,派人南下求和放回朱祁镇。
此时景泰帝朱祁钰将朝堂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点也没有把皇位还回去的意思.
回京的太上皇朱祁镇,则被软禁在南宫。
1452年,景泰帝为了让自己一脉世代为君,执意废掉皇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朱见深,则和父亲朱祁镇一起,被囚禁在南宫里,衣食无缺,却再无尊荣。
此时的朱见深不过才5岁,陪在他身边的,也只有万贞儿。
万贞儿是亦姆亦姐,亦师亦母。
不仅充当保姆角色,照顾朱见深的衣食住行.
还是个贴心的姐姐,陪伴他玩耍,逗他开心,包容他的各种顽劣和不堪。
朱见深小小年纪便跟圣母分开,万贞儿同他朝夕相处,弥补了他缺失的母爱。
此外,她还教导他如何在深宫生存下去,教导他谨言慎行。
皇宫里面跟娱乐圈一样残酷,很多人都选择看天子眼色行事,明哲保身.
唯有万贞儿,一心照顾他,保护他。
都说患难见真情,尝遍人情冷暖的朱见深,自然对相依为命的万贞儿生出了依赖和珍惜的情愫。
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在被软禁七年后,于南宫复辟,史称“夺门之变”,朱见深也被复立为太子。
1464年,明英宗驾崩,朱见深继位,史称“明宪宗”。
在前朝,朱见深顺应人心,平反于谦冤狱,又恢复景帝帝号,赢得了朝野支持,保证了政局稳定。
前朝平定,在后宫,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立万贞儿为皇后。
此时的万贞儿已经35岁,比朱见深年长17岁,曾经美丽动人的容颜也逐渐年老色衰.
朱见深却丝毫不嫌弃,坚决要立万贞儿为后。
万贞儿是罪臣之女,又是出身卑微的宫女,年龄甚至跟朱见深母后周太后一样大,自然是受到了周太后和群臣的极力阻止。
迫于礼制,明宪宗立宗室女吴氏为皇后,却只能纳万贞儿为才人,属于等级较低的嫔妃。
宫中不乏年轻貌美的妃嫔,皇后吴氏更是娇俏动人,但是明宪宗却专宠徐娘半老的万氏。
每次明宪宗来后宫,对皇后不闻不问,却对万氏呵护备至,两人如漆似胶,形影不离。
宫中众人也见风使舵,各种巴结讨好万贞儿。
年轻气盛又出身高贵的吴皇后,对万贞儿的专宠嫉妒不已。
恼羞成怒之下,便对万贞儿动用了杖刑,打得她根本起不来。
消息很快传到了朱见深的耳朵里,他小心解开万贞儿身上的衣服,看到她身上的杖痕,伴随着淤青和血痕。
看着心爱的女人受此欺侮,朱见深勃然大怒。
不顾两宫太后阻拦,废除了吴皇后,并处罚了阻碍他废后的大臣。
为了此类事件不再重演,朱见深决定不再立后。
2个月后,周太后下旨,册封王氏为后。
王氏生性软弱,胆小怕事,知道先皇后的结局,自然是不敢惹备受皇帝宠幸的万贞儿,
她处处谦虚忍让,战战兢兢,当了傀儡皇后。
1466年正月,万贞儿为明宪宗生下皇长子。
明宪宗大喜,遣中使祭祀诸山川,封万贞儿为贵妃,并许诺立其子为太子。
可惜一年后,皇长子夭折,万贞儿悲痛欲绝,此后也再无所出。
朱见深对她的宠爱,却并未减少半分。
1476年,万贞儿晋封为皇贵妃,此后宫中诸事,亦多由万贞儿操持。
1487年,58岁的万贵妃病死,明宪宗悲痛万分,他为万贵妃罢朝七日,以皇后的礼仪将她下葬。
伤心不已的朱见深,从此郁郁寡欢、萎靡不振。
没多久,便一病不起,于同年追随万贞儿而去,享年仅41岁。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23年,万贞儿便专宠了23年,她是明史上第一位在世至死皆为皇贵妃的人物。
明朝文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对万贵妃所受的恩宠感慨道:“自古妃嫔承恩最晚而最专最久者,未有如此。”
古代后妃多是“以色事人”,往往“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
万贵妃能够在35岁的高龄被17岁的明宪宗册立为妃,专宠23年,从来不是因为她的容貌过人。
明宪宗曾说:“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
意思是说,她在我身边,我就会安心,不因为她的容貌。
世上能同甘者众多,鲜有人能共苦。
万贞儿在明宪宗最紧张不安的时期,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保护他,为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恐惧。
朱见深的喜怒哀乐,在万贞儿这里,都能从精神上得到满足和舒适。
万贞儿为朱见深提供了强烈的情绪价值,朱见深自然精神上永远也离不开万贞儿了。
明宪宗是重情义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