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AI峰会前夕,李飞飞提出AI政策制定三大原则

星辉梦织者 2025-02-12 05:59:48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社会各个领域的当下,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 AI 政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 月 9 日,被誉为 “人工智能教母” 的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李飞飞,在即将于下周于巴黎举行的 AI 峰会前夕,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 “未来 AI 政策制定的三项基本原则”,为全球 AI 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关键思路。

李飞飞在 AI 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她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身兼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首位 “红杉资本教授”,以及斯坦福大学 “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 的联席院长等重要职务。她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丰硕,如发起了当前人脸识别等热门 AI 技术的基石 ImageNet,还曾任职谷歌,推动成立 Google AI 中国中心并推行 “AI 平民化” 理论,在产学研三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此次李飞飞提出的第一项原则是基于科学而非科幻。她强调政策制定必须牢牢扎根于科学基础,而非被科幻小说中的想象所误导。在 AI 蓬勃发展的今天,一方面人们对 AI 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幻想它能解决所有问题,创造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另一方面,也有人对 AI 的发展充满恐惧,担忧其会带来人类的末日。但李飞飞指出,决策者应将目光聚焦于当下 AI 的实际发展状况,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的聊天机器人等 AI 产品,并非具有意图、自由意志或意识的智能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不切实际的幻想分散注意力,集中精力解决 AI 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真正问题,如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偏见消除等。

务实而非意识形态化是第二项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政策设计的目标是在激励创新的同时,尽可能减少 AI 可能带来的危害。AI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应用和创新不断涌现。如果政策过于僵化,或者被意识形态所左右,可能会阻碍技术的进步。例如,一些国家可能因为担心 AI 技术被用于军事目的而全面限制相关研究,却忽略了 AI 在医疗、教育、环保等领域的巨大潜力。相反,合理的政策应该在保障安全和公平的前提下,为 AI 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探索,推动 AI 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为整个 AI 生态系统赋能是第三项原则。李飞飞认为,政策需要赋予包括开源社区和学术界在内的整个 AI 生态系统更多自由。大模型和计算工具的开放访问,对于人工智能的进步至关重要。在当前的 AI 发展格局中,私营部门往往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但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在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对这些资源的访问设置过多限制,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将难以开展前沿研究,技术突破的速度也会减缓。开源社区更是 AI 创新的重要力量,许多优秀的 AI 算法和模型都诞生于开源社区的协作。政策应鼓励这种开放和共享的精神,促进整个 AI 生态系统的繁荣发展。

李飞飞提出的这三大原则,紧密结合了当前 AI 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挑战。随着 AI 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制定合适的政策。而这三项原则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参考,有助于各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 AI 政策。

下周即将举行的巴黎 AI 峰会,无疑将成为全球 AI 领域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交流探讨的重要平台。李飞飞提出的这三大原则,很可能成为峰会上讨论的焦点。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