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部分豁免后,特朗普终于出面解释,果然找了个“漂亮”台阶下

鸿毓说过去 2025-04-16 04:03:24
前言

中美关税持续升级!如今我国输美商品的关税已经飙升至145%!

在关税政策实施以后,特朗普便一直等待我国能主动跟美国通话。

结果等来的,却是我国强硬的态度“奉陪到底”!

对此,特朗普终于示弱,对部分电子产品进行了关税豁免。

但为了挽回尊严,他给自己找了个十分“漂亮”的台阶下。

特朗普"强硬"姿态依旧,但现实已迫使他让步

特朗普政府已将智能手机、电脑以及部分其他电子设备从"对等"关税中豁免,包括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125%高额关税。

根据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发表的公告,这些商品将被排除在特朗普对大多数国家征收的10%全球关税以及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更高额关税之外。

这一举动显然与特朗普此前强硬的贸易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就在几天前,他还坚称要"奉陪到底",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然而,现实的压力已经让这位美国总统不得不改变策略。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解释中强调了两个关键点:美国不会受中国挟持,绝不允许中国"虐待"美国。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豁免并不意味着中国能从贸易战中脱身,这些豁免产品仍将受到20%芬太尼关税的约束,而且这些产品将来可能被重新归类,以便对半导体及整个电子供应链进行收税。

这种说辞无疑是为自己找台阶下,当前,特朗普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便是美股的持续动荡,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实施,美国股市经历了剧烈震荡。

仅在4月9日一天,特朗普宣布暂停对部分国家的关税后,美股三大指数就出现暴涨,道指大涨超2900点,涨幅达7.87%,标普500指数大涨9.52%,纳指大涨12.16%,为史上第二大单日涨幅。这一反应充分说明市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忧虑程度。

第二则是来自国内科技企业的压力,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目的之一是让美国制造业回流。

但华尔街对此并不看好,美国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警告称,苹果公司若将iPhone生产全部转移到美国,成本将飙升90%,并面临物流难题。

这些高昂的成本最终将由美国消费者买单,这对特朗普的支持率将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是美国民众对关税政策的不满情绪正在上升,目前,美国已经有大型商场在标价上单独标出了因关税而增加的价格,要求客户买单。

当需要掏真金白银买单时,美国民众对"对等关税"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目前已经有超70%的民众认为这将长期损害美国经济。

白宫发言人努力”挽尊“

面对关税豁免引发的质疑,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发表声明试图为特朗普辩护:"特朗普总统已经明确地指出,美国不能依赖中国生产半导体、晶片、智能手机与笔记型电脑等关键技术产品。在总统的指示下,这些公司正在加快脚步,努力将制造业尽快迁回美国。"

然而这种辩解反而暴露了更多问题,按照美国官方数据,2024年美国一共进口了近4000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其中来自中国的就超过1000亿美元。

本次特朗普下令豁免的商品,占据中国对美出口额的接近四分之一,而且是最有竞争力的高级工业制成品。

所谓"加快脚步将制造业迁回美国"的说法,在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实现,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在关税问题上一直朝三暮四,这一点在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课税问题上尤为突出。

对中国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也是这种政策不一致性的又一表现。

试探、退却与拉拢

特朗普一直在用关税作为对华谈判的重要筹码,他曾多次表示,希望接到我国的电话,以便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然而,我国方面的反应一直是"奉陪到底"。

无论大范围的对等关税还是与中国的单打独斗,特朗普的做法都表现出一种混乱和前后不一致。

大范围的针对各国的对等关税虽然暂停,但对美国信誉的损害一时难以修补,而在对其他各国关税"从宽",对中国关税步步"从严"的关税打击,表面看起来美国要专门对付中国,但特朗普最后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也很不清晰。

从最新的关税豁免政策来看,特朗普的贸易战术正在悄然转向,他可能已经意识到,单纯依靠关税施压中国的策略难以奏效,因此开始尝试更为灵活的方式。

比如,通过豁免电子产品关税来安抚美国国内市场和消费者,同时保留对其他中国商品的高额关税,以维持对中国的压力。

此外,特朗普政府正在尝试拉拢更多国家共同应对中国,特朗普对东南亚地区征收的关税,也将波及在越南、老挝与柬埔寨等国设厂的美国企业。

这一做法很明显是对我国延伸供应链的全面攻击,想通过关税战对我国进行战略围堵。

同时,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带来的消息:"美国已经就关税问题,与中国进行了初步接触,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中间人。"这表明,在高额关税的表面强硬背后,美国在努力的寻求和我国谈判。

卢特尼克

美国债务危机或成为贸易战转折点

美国的债务危机可能成为这场贸易战的关键转折点,有很多专家认为,特朗普之所以发动关税战,就是要逼迫各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而且还必须是"低息甚至无息国债",以此来解决美国的债务危机,然而现在来看,美债利率一路飙升,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加速了美国的"经济自杀"。

美国国债规模已经高达36万亿美元,每年需要支付超过1.2万亿的利息。如果美国政府无法如期偿还国债利息,将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这可能是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态度软化的根本原因。

目前美国尚未公布到底是谁在抛售美债,虽然最大债主国日本已经做出解释,称日本无意这么做,但美媒已经表示:"未见中国在大规模抛售。"这种说法似乎在暗示,可能存在其他国家或机构在背后操作。

总结

虽然特朗普表面上仍在强硬表态,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平衡点,很明显我国的"奉陪到底"策略显然已经收到了成效,但这场贸易较量还远未结束。

之后特朗普可能会尝试更多手段来对中国施压,而我国也一定会继续坚持自己的立场,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寻求更为理性的经贸关系。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 美偷摸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

光明网 外交部回应美国称对华实施145%关税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