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陈毅在临终前叮嘱王震:“此人曾经要杀我,不要让他受委屈了”

方圆文史 2023-03-10 16:52:28

1972年1月6日,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元帅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

陈老总在弥留之际,除了与妻子、儿女告别外,还叮嘱自己的老部下王震,一定要帮他找到一个人,还说那个人曾经要杀他,但自己并不怪他,一定不要让他受委屈了。

那么,陈老总口中的这个人到底是谁?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事呢?

这件事,还得从抗战初期说起。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为了更好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此期间,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江西、福建、浙江等八省境内的红军和游击队则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

1937年10月底,新四军刚刚改编后不久,为了增强其军事力量,陈毅奉命前往湘赣边寻找游击队伍,结果不料,进山后却差点被当成叛徒杀掉。

当时,陈毅一行来到了距离九陇村几百米的路边一户农家歇脚,户主是游击队的秘密联络员,他趁陈毅他们歇息时,赶紧溜出去向游击队报告。

走出去没多远,就遇到了时任红色独立团特派员黄炳光和他带领的两个侦查员。

黄炳光在向农户确定陈毅一行人没有带武器后,便立即带人赶过去一探究竟。

来到农户家后,黄炳光见到了头戴礼帽、身穿长衫的陈毅,乍一看上去根本不像是组织上派来的领导,倒像是一位走南闯北做大生意的商人。

陈毅先做了自我介绍,并向黄炳光说明了此行的目的,但黄炳光似乎对他有所提防。

当时,恰好独立团团长段焕竞和政委刘培善都在九陇山,于是,黄炳光心想:既然拿不定主意,那干脆就带他们一行去见团长和政委,由他们定夺。

谁知段、刘二人对陈毅等人也是将信将疑,也不敢擅作主张。

当天晚上,二人紧急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议,商量研究一下陈毅等人的身份,以及处理办法。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将陈毅等人“押送”到时任湘赣边临时省委书记谭余保那儿去,由他处置。

几经辗转,陈毅一行被“押解”到了棋盘山(一说铁镜山)游击队的营地,结果在这里却遭到时任临时省委常委、肃反委员会主任‘颜福华’的非礼对待。

还不等陈毅作自我介绍,颜福华就拿出一张登载着“江西省共产党首领陈毅投诚”消息的报纸,对着陈毅说道:“哟,你就是陈毅,就是那个大叛徒?”

陈毅一听,顿时就怒了,回怼道:“你是什么人?有什么资格讲我是叛徒?”

陈毅话音刚落,颜福华就上前指着陈毅的鼻子说:“老子是省肃反委员会主任颜福华,专门杀叛徒的!”

接着,颜福华指示手下人将陈毅一行五花大绑,吊在柱子上,等谭余保第二天来发落处置。

面对如此境遇,陈毅真后悔不应该单枪匹马的来见谭余保。

其实在临行前,项英就曾叮嘱陈毅多带些人马,尤其是要带几个与谭余保相熟的人去,避免发生意外。

毕竟当时就有消息称:派到游击区去传达中央指示的人,有好几个已经被当成是“叛徒”枪毙了。

但陈老总向来自信,他认为自己一定能够说动他们下山抗日,再说大家都是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总不至于要加害自己的同志吧。

事实上,陈老总当时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在深山密林中打游击已有三年之久,而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由于信息闭塞,导致他们吃了叛徒和敌人的很多苦头,因此他们的怀疑心也就更重一些。

但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在残酷、艰险的敌我斗争中,轻易的相信别人就意味着死亡。

不过,陈毅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现在唯一要做、能做的,就是硬挺下去。

第二天,陈毅等人被押出了茅棚。而此时在另外一座茅棚里,已经坐着十几个人,俨然是公堂庭审。

陈毅虽然受了一夜的苦,但依旧保持着精气神,并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

这时,一个面容清瘦、胡须头发都很长,如同一位“长老”的汉子慢步从另一茅棚走了出来,陈毅一眼便认出此人就是谭余保,并亲切地跟他打了声招呼。

不料谭余保却很不领情,冷冷地说道:“谁是你的同志,我知道你早就叛变了!”

陈毅赶紧解释道:“谭余保,你不认识我了?我是陈毅啊,陈毅怎么可能会当叛徒呢?”

谭余保当然认识他,前些年陈毅在井冈山砻市作报告的时候,谭余保就在现场。

但谭余保却说:“……一到关键时刻,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就经不住考验,叛变到反动派哪里当官去了!”

陈毅顿时被气得脸色铁青,自己明明没有当叛徒,现在却被人硬说成是叛徒,真是百口难辨。

但陈毅深知,此时应该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千万不能和他们硬顶,对于头脑发热的人,硬顶只会适得其反。

陈毅再次平静地声明自己不是叛徒,并且此行是党中央专派的。但谭余保依旧不买账,他用烟斗指着陈毅说:

“你说你不是叛徒,那为什么还要劝我们下山同国民党合作呢?反动派杀了我们多少人?真是山一样的血海深仇!我们是不会跟他们合作的,老实告诉你,我们要同反动派打到底!”

其实,不仅是谭余保,当时红军队伍中很多人都对“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表示难以接受。

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我苏区进行了多次“围剿”,并且还发动了一系列的反革命政变,逮捕、杀害了很多共产党员,这突然要他们与昔日的敌人合作,这的确难以接受。

但在外敌入侵的局势下,唯有通力合作,枪口一致对外才能彻底赶走侵略者。

为此,陈毅对谭余保做了认真的解释,首先肯定了他们艰苦作战的功绩,但也告诉他,现在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国内一切武装力量都要一致对外,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但谭余保却坚持认为,抗日是应该的,而且马上就能率领部队赶赴抗日前线,但要与反动派合作抗日,就必须得说服老蒋、熊式辉,马上恢复湘赣边20几个县的红色根据地,以及赔偿这些年在湘赣边欠下的血债。

两人你来我往,说了很多,但谭余保依旧坚持自己的态度,始终不肯让步,并坚定地认为:

“我们共产党人只有阶级斗争,哪有阶级合作?只有苏维埃救中国,为什么要丢掉苏维埃和红军呢?”

陈毅解释道:苏维埃救中国是没错的,但现在国家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侵略者打进了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了,阶级矛盾下降了,现在主要的敌人是日本侵略者,抗日救亡高于一切……

陈毅的一席话,打动了草棚中的人,原本安静的“公堂”,开始出现了窃窃私语的声音,一些人甚至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很明显,陈毅的话奏效了。

但谭余保依旧固持己见,始终不肯让步!

陈毅见状,用坚毅的眼神向草棚里的人都扫视了一遍后,义正言辞地说道:

“你谭余保要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就不能枪毙我,你要是土匪,那你就枪毙我,要砍要杀,随你的便!”

谁知,之前的百般解释都没有触动谭余保,这一句话就让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谭余保不由得在心里嘀咕:叛徒一般都是一些贪生怕死之辈,这个陈毅却很勇敢,对死亡一点也不恐惧,难道他真的不是叛徒?

陈毅敏锐地察觉到谭余保的矛盾心理,接着再次向他说明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并让他派人去吉安党的办事处调查,还说:

“我死不死倒是无所谓,但你这样不负责任地搞下去,就会影响抗日救国的大事,影响党的事业!”

谭余保一听,脸色瞬间就变了,神情有些不自然,接着转头就走了,临走前扔下一句话:“你还得等几天。”

当天下午,谭余保便立即派人前往吉安调查情况,而这一查就是三天,陈毅也吃了三天的苦头。

直到第四天下午,前去调查的人才急匆匆地赶回来。果然是他们搞错了,陈毅真是中央派来传达指示的。

听到此消息的谭余保,可谓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错怪了好人,喜的是陈老总果然没有叛变。

谭余保赶紧跑到关押陈毅的草棚,亲自为陈毅松绑,并热泪盈眶地对陈毅说道:“陈毅同志,我把你吊了四天三夜,你也把我吊四天三夜赎罪吧!”

但陈老总却对此毫不在意,他能体会他们的苦衷,笑着说道:

“你这个同志,还是个好同志嘛。你警惕性高,斗争坚决,没有错嘛!”

到这里,误会算是真正解除了!

很难想象,如果陈老总真的被误杀了,湘赣边红军游击队的前途将会是如何?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又将是如何?

之后,这支奋战在湘鄂边的红军游击队380余人,被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二营,开赴抗日前线。

直到陈老总临终前,他都还惦记着他与谭余保的这段“特殊”的革命情谊。

1972年1月6日,弥留之际的陈老总始终放心不下谭余保,叮嘱王震别让他受委屈。

王震点了点头,泪流满面地说:“您放心,我知道……”

原来,陈老总是因为考虑到当时自己的处境不好,担心谭余保会因为自己受到牵连,于是才有此托付。

但谭余保并未受到不好地影响,他之后还担任过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湖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1980年1月10日,谭余保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1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