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40,职业生涯至此,应当做好更多的准备!

职场老油子 2024-06-18 15:53:49

对于大部分打工人来说,到了40岁,如果还没有成为佼佼者,想要再有大的提升,会变得更难!

“长江后浪推前浪”,人到中年,就注定是要被后辈赶上的。这只是一个现象,只是一个社会的必然规律。

成功不一定是“功成名就”,只要自己满足,就是幸福。

到了40岁以后,身上的家庭责任很重,少折腾,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过好自己的生活,这辈子就是成功的。

但“40岁”确实存在,它有其自身存在的逻辑,也有应对的方法。

一、年过40的打工人,真的很无奈

1、上有老,下有小,没有勇气去冒险一搏了。

当步入40岁,大多数打工人都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

这种责任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冒险,不敢为了看似更好的职业前景而换一个工作环境,不敢为一个商业机会而放弃现在的工作。

他们无法不担心,一旦失败会给家庭带来不可承受的后果。

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在职场上保持稳定,即便内心对现状不满,在沉重的家庭责任下,也缺乏改变的勇气。

2、被裁员或是主动跳槽后,很难找到更好的工作。

40岁的打工人,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也积累了相对较高的工资待遇。这样的人,在就业市场上,往往面临着更多挑战。

一方面,他们因为待遇要求更高,对招聘单位来说,“性价比不高”;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学习能力也可能逐渐退化,难以适应新兴行业和职位的要求。

人到40,一旦被裁员或主动跳槽,他们很难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3、基层老员工,很容易被抛弃。

对于在基层工作了多年的老员工来说,已经成了老油条。他们更加理智,不太容易被忽悠。而这样的人,职业发展往往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他们看似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但这些技能,并没有太高的价值,很容易被替代。

他们多年积累下的薪资水平,往往又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也许找一个年轻人来替代老员工,更划算。

二、人到40,除了调整好心态,还应该为自己做一些打算

1、发展副业,拓宽收入来源

为了避免职业生涯的终结带来的经济压力,打工人可以考虑发展一些投入不大的副业。尽管有风险,但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这些副业不仅可以增加收入来源,还可以提高个人能力和技能水平,能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选择副业时,打工人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进行选择,确保能够从中获得收益和成长。

2、储蓄规划,应对不时之需

储蓄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失业后,不会因为生存问题,仓促做出不好的选择。

打工人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储蓄计划,将一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

这样不仅可以为未来提供经济保障,还可以让自己在面对失业等风险时更加从容不迫。

3、购买保险,保障家庭安全

疾病和意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太强的抵御能力。用一些小的投入,给家人买几份保险,不失为英明之举。

打工人应该根据家庭成员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保险产品进行购买。例如,为家庭成员购买健康保险、人寿保险等,可以在发生意外或疾病时提供经济支持。

4、谨慎跳槽,保持职业稳定

人过40,已经到了职业生涯的后期阶段,打工人应该更加谨慎地考虑跳槽问题。

频繁的跳槽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声誉和人际关系,还可能导致职业发展的停滞。

而且,到了这个阶段,跳槽所能带来的收益,与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相比,通常没有太明显的优势。

如果一定要跳,在跳槽前应该尽可能更多地了解目标公司,进行综合对比,再做出决策。

0 阅读:16

职场老油子

简介:十五年HR管理经验。人力资源管理师,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