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互联网瞬息万变;
纵观全网,别管是人还是现象,可能昨天还不让上桌吃饭,今儿个就被捧上了神坛。
打个比方,以前咱们上网最怕碰到10后,但凡碰上了都要骂一句“小学鸡”。
现在不了,甭管多大辈的,通通都得改口叫他们一声小孩哥、小孩姐。
叫哥叫姐不是对10后的新型嘲讽,而是一种打心底里的认同。那些成年人都琢磨不透的道理,他们是一点就通、活学活用。
这帮刚脱下了开裆裤的小孩们,转头就能教起咱们这些职场老比做人。
小孩哥小孩姐的简历年龄一般在十岁左右,但做人的经验早就超过了苟活25年的我。
别看成年人天天在网上练习心眼子,但现实里被同事阴阳了一句,还是只敢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回家后气了半宿,最后打算第二天请殡假吊死在公司门口。
但你解了半辈子都解不开的这些人情难题,小孩哥、小孩姐们早已经游刃有余。
有嘴坏的同龄人恶评小孩姐:“你的发夹我不喜欢,没我的好看。”
小孩姐白眼一翻:“我的东西,为什么要你喜欢?”
主打一个“我本位”思维,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被度量、被评判。
那边小孩姐以逻辑碾压逻辑,这边小孩哥就用魔法打败魔法。
班上同学说他穿的衣服丑,他回头就让亲妈给买一件一样的,理由是这样就能每天换着穿。
“为什么他们说不好看我就不能穿?我就要天天穿,让他看习惯。”
你还别说,这可不就是近几年网上流传的“谁痛苦谁改变”法则吗?
这些10后不仅处事比咱大胆,情绪还比咱稳定。
小孩哥在学校乖乖排着队,突然被想要插队的同学冲上来贴脸辱骂。
这要换我,高低得指着他家户口本从封皮骂到最后一页。
但小孩哥表示自己不在乎:
“他遇到事情只会骂人,做人水平这么低。我遇到事情会解决问题,我水平比他高多了。“
你也别管这些小孩哥跟同龄人之间有没有话题,哥的存在就是同龄人的话题。
我都二十好几了,上了酒桌跟长辈敬酒还只知道一个劲把自己杯子放低。
小孩哥呢,一边持续输出甜言蜜语,一边托着长辈的杯底,悄摸就把对方的杯子往上提了提。
评论区的成年人当场破大防:这一个小动作,我学了足足半辈子。
人最后还不忘对九十多岁的老人说“明年我还来看您”,给老人乐的牙花子当场出走。
如果说会来事儿是跟家长学的,那绝不精神内耗就是从娘胎里带的。
小孩姐邀请妈妈一起吃东西,妈妈故意用东亚特色教育pua女儿:“妈妈舍不得吃,你吃吧,你吃剩我再吃。”
要知道90后当年被这话术拿捏地死死的,但10后压根不吃这套,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我剩不了。”
家长还不死心:“你看你现在多好,我小时候都没吃过。”
小孩姐无情回应:“你小时候不喜欢吃啊?”
家长再接再厉:“好好学习啊,好好学习以后天天吃。”
小孩姐结束话题:“那不得吃腻了啊?我可不天天吃。”
就这拒绝pua的态度,起码领先了我二十年。
有大妈非要带两三岁的宝宝进骑行场地玩,还怒斥小孩哥在这里玩危险运动,让他们拱出去。
小孩哥深谙“谁先发疯谁就占据上风”的道理,打起了配合战。
前面站一人跟大妈持续理论。
边上站仨人用尖叫、奔跑、摔倒的方式烘托气氛。
身后还站一位噪音表演艺术家,振臂高呼“我是美国人”。
这战术虽然让人看不懂,但还真挺管用。
大妈在节节败退后,留下一句“真是精神病”遗憾离场。
要不网友咋说:“小孩”是指他们的年龄,但“哥”和“姐”是对他们的肯定。
除了超强战斗力,我还在小孩哥身上看到了什么叫恋爱脑低龄化。
小孩哥被女生打掉了牙,家长只是问了一句谁打的。
小孩哥就急了:“你干嘛呀?人家都道歉了,还关心我,问我疼不疼。”
“那你咋说的?”
“我问她手有没有受伤。”
在小孩哥面前,谁还敢自称纯爱战士?
小孩哥行走江湖,虽说谈不上拔刀相助,但碰上啥场面他都不犯怵。
高铁上俩小孩抢东西抢得撕心裂肺,谁哄都不好使。
小孩哥化身高铁判官,默默走到了他们边上,一言不发,高高举起个“6”。
一个技能直接把众人都干沉默了。
大的一脸懵逼,小的显然已经看入了迷。
小孩哥,请停止散发你的魅力。
为啥网上突然掀起这阵“小孩哥小孩姐”的风气呢。
我觉得吧,大概是因为成年人总是顾虑太多,甚至有人束手束脚到甘愿当怂包。
受了欺负上了当后,大概率都不敢硬刚,还要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
去年网上流行自称“懦弱的中国人”,就是指一部分年轻人吃了亏也不敢声张。
小到被理发师剪了个破头,大到替领导背了口黑锅。
人生在世,好像主攻的就是“吃亏”二字。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总是帮室友垫钱,但室友几次都赖账。
网友给她支了不少招,她最终还是觉得大家都一个寝室的,不想显得自己太斤斤计较。
九岁的小孩姐也遭遇了相似的事情。
有同学每次出去玩都说没带钱,有时候大家请她,有时候她会主动借,但她从来不还。
但小孩姐不仅直接找对方家长要回了钱,还努力断绝来往。
“我不抱着目的跟人家玩,也不喜欢人家把我当傻子。”
被熟人算计尚且如此,更别说遭到陌生人诓骗了。
就现在这社会,你可能骗得到一个大学生,但很难骗得了一个10后。
小孩哥在街上买到烂瓜,单枪匹马去找摊主要求退钱。
摊主不肯,上来就是一句:“你这小孩没教养。”
小孩哥有理有据地反击:“你有教养,你父母教你卖烂瓜。”
其实我们倒不是鼓励大家去做口舌之争,只是觉得:
小朋友都有自主意识,我们这些成年人为什么总在反思?
我很羡慕小孩哥小孩姐身上的通透,这证明他们还没有受到成人世界那套自以为是的规训。
因为处在这片土地上,处在拔地而起的人情社会中,我们明显能感觉到人越长大,受制越多。
有时候是迫不得已,但有的时候确实是在自我阉割。
一边高喊自由,一边推崇规矩。
哪怕没人为难你,自己也要给自己下命题。
要避免冲突,要自我说服,要所谓的人情和脸面,却要不到一点好。
而在以上个别例子的评论区,我看到还有成年人指责这样的孩子太自私、太强势了。
我只能说,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去反抗,但至少别去诟病愿意反抗的人。
尤其是对小孩。
或许在你还小的时候,你也一身反骨。只是后来,被迫变成了一个只爱反思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