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北约在的地方,总是充满了各种幺蛾子。
近日,立陶宛东部边境的帕布拉德小镇,一时间成了国际舆论的风暴眼。
北约这阵子在这一带军演,然后呢,有四个美军士兵连人带车在这一带失踪了。
北约找了2天,除了找到一辆沉入沼泽的M88装甲,其他一无所获。
这也太神秘了,事情捅出来之后,面对舆论的追问,北约高层集体沉默,美国军方支支吾吾,立陶宛政府则(表演式)大规模搜救,而隔壁的白俄罗斯直接莫名其妙地被推上风口浪尖。
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士兵或已死亡”,然后呢,西方一股暗流,就暗戳戳地把一些矛头指向了白俄罗斯。
01 军演引发的“罗生门”本来呢,这几天,在立陶宛东部的帕布拉德地区,北约正在搞一场代号“格里芬风暴”的联合军演。
军演的目的就是威慑俄罗斯,集结了北约多国军队,地点也选在紧贴贴白俄边境的敏感地带,用心就太明显了。
作为演习项目,有四名美军士兵按照计划要开着M88“大力神”装甲救援车执行战术训练任务,结果突然失联。
最后,北约就打捞起了这辆开到沼泽里的装甲车,四名士兵连根毛也没找着。
作为当事国,立陶宛很卖力地大规模搜救,但对搜救细节三缄其口。
立陶宛防长一边感谢美军“保卫国家安全”,一边派大批军警在边境搞地毯式搜查。
而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则借机放话“欢迎更多美军入驻”。
联想到立陶宛一向是个国际戏精,他们这波操作很难不让人展开丰富的联想。
约的反应更耐人寻味。秘书长吕特先是引用未经证实的“死亡消息”,被美军打脸后又改口称“搜寻继续”。
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像极了外交辞令中的“试探气球”——既想制造舆论压力,又怕承担说谎的代价。
如果真是普通事故,北约大可等搜救结束再表态,但这次急着放风,反而让人怀疑背后有政治动机,比如借机施压白俄罗斯,甚至为后续军事行动铺路。
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北约这是提前写好了剧本,只差直接提醒白俄配合演出了。
02 白俄罗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这西方媒体也比较黑,直接把矛头指向明斯克,暗示其可能“绑架美军”或“暗中使绊”
毕竟四名美军失踪的位置离它边境不到10公里,北约和立陶宛的搜查队就差没直接越界搜查了。
像不像当年的卢沟桥事变?
无非就是白俄罗斯和中俄关系好而已,给俄白上点强度。
但是白俄真要动手,何必在自家门口惹一身腥?四名士兵失踪地虽靠近边境,但实际控制权仍在立陶宛。
更蹊跷的是,立陶宛以“协助搜救”为名,大张旗鼓调动军队在边境搞地毯式搜查,甚至被曝借机侦察白俄军事部署。
这是找人应该有的姿态吗,分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北约到底想干嘛?
首先呢,借着失踪事件,北约可以名正言顺在立陶宛增兵,甚至推动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加强战备。立陶宛已经放话要部署地雷和铁丝网,摆明了是要把白俄边境变成“火药桶”。
另外呢,北约跑到白俄边境搞事,明显是想测试俄罗斯的忍耐力。但如果白俄罗斯被迫卷入,俄罗斯绝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东欧局势可能又得一塌糊涂。
此外,也不排除这是欧洲国家的一次搞事,看特朗普忙着从乌克兰抽身,从欧洲撤军,但欧洲盟友干脆借失踪事件拖美军下水,逼美国继续扛起“反俄大旗”。
而立陶宛呢,它近年疯狂迎合北约,不仅主动邀请美军驻防,还在反复搞事,就差把把“反俄抗白”写在脸上。
但这场戏演过头了。吕特的“死亡断言”被北约发言人光速打脸,立陶宛的“热心救援”被质疑夹带私货,连美军都只能含糊其辞,生怕越描越黑。
03 事情仍在发酵,白俄罗斯需要盯紧了眼下,白俄最担心的,莫过于北约借搜查之名越境施压。
但卢卡申科也不是软柿子,一旦放开边境,等于向西方示弱;若强硬拒绝,又可能被扣上“做贼心虚”的帽子。
而普京绝不会让白俄变成第二个乌克兰。如果北约逼得太紧,俄军可能直接在白俄边境部署部队,甚至联合搞反制演习。
有些事情,适可而止,一旦越界,那东欧、欧洲,就彻底变成一锅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