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八十年前,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让所有中国人为之震撼。那便是我国革命军的敌人所掀起的一场名为“皖南事变”的反潮运动。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向我军提出相当无理的条件,甚至不惜侵害人民的权益。而我军自然是将人民的利益放置于首位,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胡作非为。因此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恼羞成怒的敌人自然不可能就这样轻易地放弃,便向我军宣战。而我们自然也不是任人宰割,于是勇敢回击。虽然那时我军的装备还如今这般先进,不过勇猛的中华儿女怎么会忍心看到自己的同胞受到压迫,哪怕拼尽全力,他们也要拯救人民百姓。然而,尽管大部分中国人民都是精忠报国,不愿屈服敌人的爱国者,可是依旧不乏一些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投靠他人之徒。在新四军中,就有三位高级将领在皖南事变中选择叛变,投向敌人。他们分别是刘厚总,赵凌波和赵希仲。他们究竟为何要背叛朝夕相处的同胞们?他们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
刘厚总:情况危急,选择投敌在1940年10月19日,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就此爆发。事件起因完全是因为敌人的无理取闹,我国也不希望国民受困于无止无尽的战火,因此向敌人提出讲和。然而,敌人以为我军软弱可欺,因此得寸进尺,甚至提出了各种丧尽天良的要求。而我军自然不可能答应这般欺人太甚的要求,尽管敌军威胁我们,只要不同意便会对我方进行打击。可是我们也不是毫无底线的人,自然会奋力还击。就这样,一场浩浩荡荡的战争就此爆发。可是那时的我军依旧处于劣势,敌人的科技和军事装备比我军更为先进,而且有某些国家作为他们的后盾,尽管有无数的中国人民作为我们最有力的支持者,可是在火力上终究还是差了一层。
因此,我们只能选择智取而不是硬攻。但是我军的不足却让某些人萌生出叛变之心,刘厚总便是其中一位,他本是新四军的高级将领,担任副官一职。那时的他正与自己的其他同志一同躲避敌人的搜寻,因此窝身于一座山洞中。眼看就要被敌人发现,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刘厚总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就此终结,他还希望继续活下去。于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叛变。由于同伴们对他没有丝毫的防备之心,于是他轻而易举的杀害了自己的同胞。尽管他选择向敌人表忠,不过敌人也并不愚蠢,对他这样可以随意背叛同志的人并不信任,没有办法的他只能前往江西谋生。他最后的结局则是因为杀害同伴,在1950年被判处死刑。
赵凌波:被俘投降,助纣为虐赵凌波曾经担任司令一职,也是新四军中的一名高级将领,他也曾经经历过长征,与同伴们关系甚好。然而,在皖南事变中,被敌人俘虏的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还是背叛了新四军。加入敌军后,他仿佛把自己过去的荣耀和对人民的忠诚全部忘却,一心一意为敌军服务。在1942年,为了帮助敌军刺探我军的情报。他不惜乔装打扮,深入我军的营地,而我军的人员并不知道他已经叛变敌人的事情,相当热情地迎接了这位曾经的将领。眼看敌人的诡计就要成功,还是我军的其他人知晓这件事情后,急忙前来阻止并且抓捕这名叛徒。眼看大事不好的赵凌波连忙准备逃跑。我军的一名军官立马拔枪射击,原本的司令最终就这样毫不光彩地死在了枪下。
赵希仲:投敌表忠,死于自杀赵希仲同样是在皖南事变后被俘虏的新四军高级将领。由于畏惧死亡,他还是选择了向敌人屈服,后来,他在敌军中主要负责教化工作,也算谋得了一个职位。然而,他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好了起来。我军在这场战争之后愈发强大了起来,开始对敌人展开了猛烈攻势。时的赵希仲不得不跟着他们东躲西藏,也许是厌倦了这样暗无天日的生活,他趁着夜黑无人的时候逃离了军队,四处流浪。
不过祸不单行,过了一段平静生活的他被日本人捉走,直到1946年才被人释放。他本想就此回到家乡过平静的生活。可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他的背叛行为还是被人发现,在1956年被送去劳动改造。或许是忍受不了这样枯燥辛苦的生活,又或许是因为始终对自己的背叛行为而感到深深的内疚,在1968年8月的一个夜晚,赵希仲选择投湖自杀。曾经赫赫有名的新四军参谋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他们三人本可以选择为国效命,哪怕是为国牺牲,在后世也可以得到世人的尊敬和钦佩。然而,他们不仅选择了背叛,而且还向敌军透露了我方的军事机密。
这也在无形中导致我方一直处于敌人的掌控之下,大大增加了取得胜利的难度。小结:这三个背叛了新四军的高级将领无一人得到善终。尽管我们对他们的死亡表示悲哀,可是他们的背叛行为也让世人感到不齿。在历史上,同样也有被敌人俘虏的人,比如刘胡兰等人。然而,他们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惧,对于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始终咬紧牙关,不吐出一个字。这也是为何他们名流千古,被后人所尊敬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始终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忠诚,无论遭到何种折磨,他们始终是坚强不屈,也绝不会屈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