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就是体内有双毒,不排毒咋治都没用,一个方子存好了

儿科叶冬兰 2024-11-26 16:01:14

大家好,我是儿科中医叶冬兰。

孩子总是眨眼、抽动、耸肩、怪叫,去医院一查确诊抽动症,家长天都塌了,到处看医生,结果几年都不见好,于是愁上加愁,还有的听信别人说“长大会好的“结果真的放任自流,害了孩子一辈子。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小儿抽动症,找找这恼人病症的根源究竟在哪。在门诊中,不少家长满脸愁容地诉说,自家孩子的抽动症时好时坏,吃了好多药,可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啊,小儿抽动症的关键在 “内” 而非 “外”,主要是体内有了 “风痰” 这两大 “捣蛋鬼”,是孩子内里的脏腑功能失调了。

一、风邪 —— 根源在肝

肝在人体中就如同将军一般,主疏泄,性喜条达。

当小儿情志不畅,比如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学习环境,或者受到家长过度严厉的批评指责,就容易使肝气郁结。肝郁时间一长,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搅起了狂风,这股 “风” 在体内肆意乱窜,就会引发抽动症状。

这类孩子常常表现为频繁眨眼,就好似风中摇曳的树叶;皱眉、咧嘴,如同被狂风吹得变形的树枝;摇头耸肩,仿佛狂风中晃动的树干。

同时,还可能伴有脾气急躁,一点小事就容易发火;晚上睡眠不安稳,多梦易惊,好似在狂风呼啸的夜晚难以安睡;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如同体内被热风炙烤,水分被大量蒸发。

二、痰邪 —— 根源在脾

脾是人体的 “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

可如果小儿饮食不节制,过食生冷、油腻、甜食,就会损伤脾胃。脾胃一旦虚弱,就无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水湿在体内积聚就形成了痰湿。

有痰湿的患儿常常感觉喉咙里有异物感,总是清嗓子,就好像雾气笼罩着喉咙,忍不住驱散;肢体抽动时伴有沉重感,如同在浓雾中行走,脚步格外沉重;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好似被雾气填满的山谷,没有空间容纳食物;身体困倦,精神萎靡,仿佛被浊雾笼罩,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所以说,想要解决小儿抽动症,就得把体内的这些 “风痰” 垃圾清理出去。

一方面要疏肝理气,平肝息风,就像给狂风装上了 “调节阀”,让它逐渐平息,使肝木得以舒展。

另一方面则要健脾化痰,就如同在雾气弥漫的地方开启了 “清风机”,吹散浊雾,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让津液得以正常输布。

我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始终坚信,治疗小儿抽动症一定要精准地找到病症的核心病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做到高效、简便、经济且安全,让孩子们能够摆脱抽动症的困扰,重新恢复健康活泼的模样。

还是说个医案吧

患儿小明(化名),男,8 岁。初诊时,家长诉其近 3 个月来频繁眨眼、皱眉、咧嘴,且伴有摇头耸肩,情绪急躁,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日常饮食偏好甜食与油炸食品,食量较大但消化不佳,常感腹部胀满,时有清嗓子动作,身体困倦,精神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观其舌苔白腻,脉弦滑。

综合辨证为肝风内动兼脾虚痰湿。治以疏肝健脾,息风化痰。

方剂选用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柴胡 ,白芍 ,枳壳 ,陈皮 ,半夏 ,茯苓 ,钩藤 (后下),僵蚕 ,石菖蒲 ,炙甘草 。

二诊时,家长述患儿抽动频率有所减少,情绪较前平稳,腹胀减轻,清嗓子次数减少。原方去石菖蒲,加白术 6g 以增强健脾之力,再进 7 剂。

三诊时,患儿眨眼、皱眉等抽动症状已明显好转,腹部胀满感基本消失,饮食正常,精神状态佳,学习时注意力较集中。遂将上方改为散剂,嘱其继续服用 1 个月以巩固疗效。

随访半年,患儿抽动症未再复发。

1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