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机械移栽技术,提高种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康俊贤齐说三农呀 2025-04-07 12:08:57

**推广机械移栽技术,提高种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一、提出问题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种植一直是农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活动。从古至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在不断演变,但其中有一个环节始终面临着诸多挑战,那就是移栽。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更加熟悉且充满艰辛。

在过去,移栽农作物几乎完全依靠人工。就像我的邻居李大爷,他是一位有着几十年种植经验的老农。每到移栽季节,他和家人就要早早地开始忙碌。清晨,天还没完全亮透,他们就扛着农具走向田间。李大爷弯着腰,一株一株地将幼苗从育苗地挖起,小心翼翼地抖落根部的泥土,再拿到移栽的地里,用锄头挖个小坑,把幼苗放进去,扶正,填土,浇水。这一系列动作看似简单,可重复无数次之后,腰酸背痛就成了家常便饭。而且,人工移栽的速度非常慢。据不完全统计,像李大爷这样熟练的老农,一天最多也只能移栽一亩地的农作物,这还包括了中午休息的时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许多村庄里只剩下像李大爷这样的中老年人。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农作物的种植需要按时进行移栽,错过了最佳时机就会影响产量;中老年人由于体力和效率的限制,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移栽工作。这种矛盾日益凸显,就像一颗隐藏在农业生产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收益。

二、分析问题

(一)人工移栽的弊端

1. 效率低下

人工移栽的速度慢是最大的问题。以种植水稻为例,传统的人工移栽,一个人一天能插一亩地左右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一台水稻插秧机,每小时就能插秧5 - 8亩,一天工作8小时左右,就能完成40 - 64亩的移栽工作。这巨大的差距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明显。而且,人工移栽的速度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炎热时,人容易疲劳,速度就会更慢;土地如果比较泥泞,也会影响操作的效率。

2. 劳动强度大

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已经不如年轻人,长时间弯腰劳作对身体是极大的考验。就像李大爷,他每年移栽完农作物后,都会感觉自己的腰像是断了一样,要休息好几天才能恢复。而且,这种高强度的劳动还容易引发一些慢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等。据调查显示,在长期从事农业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中,患腰椎疾病的概率比城市中同年龄段从事轻体力劳动的人群高出30%左右。

3. 成本较高

虽然人工移栽不需要购买昂贵的机械设备,但从长远来看,成本并不低。因为人工工资在不断上涨,而且由于效率低,需要雇佣更多的人来完成种植任务。假设一亩地的移栽人工费用是200元,一个熟练工一天能移栽一亩地,那么如果有一百亩地需要移栽,就需要雇佣一百个工,总费用就是20000元。这还不包括其他如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

(二)机械移栽的优势

1. 高效快速

机械移栽的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以蔬菜移栽为例,一台先进的蔬菜移栽机,每小时可以移栽3000 - 5000株蔬菜苗。按照每亩地种植3000 - 5000株蔬菜计算,这台机器一天工作8小时,就可以完成24 - 40亩地的移栽工作。这就好比是一场速度的较量,机械移栽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而人工移栽则像是一辆缓慢前行的自行车。

2. 移栽质量稳定

机械移栽在保证速度的并没有牺牲移栽的质量。机械移栽能够精确地控制幼苗的株距、行距和栽植深度。在烟草种植中,机械移栽可以将株距控制在120厘米左右,行距控制在50厘米左右,栽植深度控制在5 - 7厘米,这样的移栽标准有利于烟草的生长和通风透光。相比之下,人工移栽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标准,但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不同,很难做到每株幼苗的移栽都完全一致。

3. 降低劳动强度

机械移栽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中老年人不再需要长时间弯腰劳作,只需要操作机械或者在机械移栽后进行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就可以了。这就像把农民从黑暗的矿井中带到了阳光明媚的田野上,让他们能够轻松地进行农业生产。

三、解决问题

(一)加强宣传推广

1. 政府主导宣传

政府部门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机械移栽技术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发放宣传手册、在农村设立宣传点等方式,向农民尤其是中老年农民介绍机械移栽技术的优势。某县政府组织了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深入到各个村庄,为农民讲解机械移栽技术。他们在村里举办了多场现场演示会,邀请农民亲自观看机械移栽的操作过程,并让他们对比人工移栽和机械移栽的效率和效果。经过这样的宣传推广,许多农民对机械移栽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愿意尝试使用。

2. 示范带动

树立机械移栽的示范典型也非常重要。可以选择一些种植大户或者农业合作社作为示范单位,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让他们率先采用机械移栽技术。这些示范单位就像星星之火,可以在农村形成燎原之势。比如,有一个农业合作社,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移栽机械。在收获季节,他们的农作物产量比周边采用人工移栽的农户高出20%左右,而且成本还降低了15%左右。周边农户看到这样的成果后,纷纷前来学习取经,机械移栽技术在这个地区得到了快速的推广。

(二)降低机械成本

1. 政策扶持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政策来降低农民购买机械移栽设备的成本。对购买机械移栽机的农户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补贴比例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在一些贫困地区,政府补贴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买得起机械移栽设备。政府还可以对销售机械移栽设备的商家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他们降低设备价格。

2. 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机械移栽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机械的生产成本。研发更加简单、耐用且价格低廉的移栽机械。一些企业通过改进机械的结构和材料,成功地将一台原本价格昂贵的移栽机的成本降低了30%左右,这使得更多的中小规模农户能够接受。

(三)提供技术培训

1. 基础操作培训

针对中老年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要提供简单易懂的基础操作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机械的基本构造、启动和停止操作、日常维护等。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现场演示和手把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就像教小孩子骑自行车一样,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掌握机械移栽的操作技巧。某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培训中,先让农民在模拟的田地里进行操作练习,等他们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后,再让他们到真正的田地里进行实践操作。

2. 高级技术培训

对于一些有一定基础和技术接受能力的农民,可以提供高级技术培训,如机械故障排除、不同作物移栽参数调整等。这样可以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通过这些技术培训,让农民真正成为机械移栽技术的行家里手,从而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这一技术。

机械移栽技术是提高种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有效途径。虽然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通过加强宣传推广、降低机械成本、提供技术培训等措施,就一定能够让机械移栽技术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为中老年农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收益,推动我国农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当机械移栽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时,田野里不再是中老年人疲惫的身影,而是高效、有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场景。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