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个强权走向对立的道路,双方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控制权,但是始终都保持了理性和冷静,即使剑拔弩张,也没有擦枪走火,你争我赶的恶性竞争并没有爆发严重的冲突,所以被称为冷战,一直到苏联解体。
这其中,在1962年,美苏争霸最接近爆发热战的一次是古巴导弹危机,这次差点引发全球性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不过幸运的是,双方最后以苏联妥协服软、美国就坡下驴而结束,即使是这样,不管苏联还是美国都惊出一头冷汗。
为啥会惊出一头冷汗?因为当时如果双方都不退让,一旦爆发核战争,那将会毁灭地球现有资源的,不管当时的分析还是后来解密资料显示,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当时的核弹头就足够让地球涅槃了,能不能重生则是未知数。
这场持续13天的危机可以说惊险万分,如果苏联寸步不让,那么,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形象,只能硬着头皮上,至于后果,只能先打了再说,一旦爆发战争,使用何种手段,那就不是理智所能控制得了,热战走向核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于这一点,美国总统肯尼迪以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都不是傻子,都知道爆发核战争的后果,所以呢,在关键时刻,双方都没有任性胡来,而是始终都给对方保留回旋的余地。
譬如肯尼迪尽管下令美国一级备战,包括核弹头在内的武器都进入战争状态,派军封锁海面,派飞机四处侦察,这一切表现得异常强硬,可是,他对外的发言则十分柔和,表示这一切都是隔离,而且还是初步的。
初次较量,谁都不想灰不溜秋的输了,所以赫鲁晓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加快运输导弹已经武备前往古巴,而肯尼迪的回击是直接封锁古巴海域,装载核弹头随时进行战争。
他先是以自卫的立场率先向全世界宣告,美国的作为都是为了保护自己,是被动的、把苏联刻画成一个挑衅者,美国并不想打战,但是前提是苏联必须撤走导弹,并且不在挑衅,这样才能为何世界和平,毕竟,咱们都爱和平对吧?
不得不说,肯尼迪的先发制人非常高明,巧妙的一席话,把自己描绘成受害者、和平保卫者、苏联变成挑衅者、局势破坏者,这就是人设,后续不管苏联如何回应,都是被动的。
如果附和美国,丢了面子让让笑话不太好看,硬着头皮进入战争又没有底气,本来想着去人家门口示威,谁知道一下子进退失据,后发受人制,一旦局面陷入被动,又本来是挑衅者,不讨好是铁定的。
好在美国提前预留了余地,那就是维护和平,苏联以此试图扳回一局,想以撤走古巴导弹换取美国撤走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但是被美冷处理,表示这是两码事,咱现在谈的是古巴的事情,其他的太遥远了,再者两个也不能相提并论。
就这样,进攻无胆、后退无脸,打圆场又被拒绝的局面下,里子面子都输完了,美国提前占领道德高地让被动的赫鲁晓夫无计可施,最后认怂宣告撤走古巴导弹,而美国人投桃报李,宣告结束对古巴的封锁并30天内撤走古巴上空的轰炸机。导弹危机就此结束。
回看整个过程,不管在实力上还是危机处理能力上,肯尼迪都技高一筹,占领道德高地,以和平保卫战自居的人设让对方无比被动,而赫鲁晓夫本来以为是反击美国的一步高招被自己演绎成挑衅者,最后目的没达到,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丢了面子,里子也没有捞着。
究其原因,先是苏联傲慢的态度让自己变成了挑衅者,处理过程中低估了美国的反应和决心,又对自己的实力缺乏信心、缺乏孤注一掷的魄力被美国看破,危机处理能力又不如美国,各种措施都是为了反制美国,从来没有占有先机,这样只能跟着美国的脚步走,根本没有主动权。
而美国,相对来说,没有苏联的这一些缺点,从一开始气势上就占据主动,笑到最后不果是情理之中而已。苏联的反应多少都有些自以为是和滑稽可笑。
这就像,有个人去你家门口比手画脚,你不去把他抓起来揍一顿赶走,却舍近求远跑对方门口也做同样的事情,被人家堵门口,搞得灰头土脸也不能怪人家。
现在看来,当时美国一开始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导弹时候,苏联有魄力的话直接在土耳其和意大利封锁,然后把肯尼迪的作为复制一次,或许,最后灰头土脸的就是美国的。可惜的是,赫鲁晓夫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当然,再有一个假设,赫鲁晓夫不服输,继续走向战争边缘,谁最吃亏?歪史以为,以当时美国的魄力和决心,古巴大概直接会被抹去,成了苏联对抗美国的献祭品,损失最大的也是卡斯特罗的古巴、随着古巴的消失,战争也会结束。
可笑的是,当时卡斯特罗比赫鲁晓夫都强硬,始终以为赢家会是他,毕竟可以出一口恶气,实际上,在赫鲁晓夫决定撤走的时候,连知会他一声都没有。毕竟,保护自己利益不受损才是王道,一开始就是苏联的棋子,人家可没打算替他出头。
没啥,就赌你敢不敢第三次世界大战!赫鲁晓夫是的穷出身,所以胆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