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味业:当“零添加”沦为文字游戏,谁在透支消费者信任?

喵喵剪影满足 2025-03-22 15:50:54

一、检测风波引爆信任危机:合规≠安全?

3月21日凌晨,千禾味业紧急发布声明,承认其“千禾0”酱油检出微量镉元素(0.0110mg/kg),但强调原料符合国家标准。

这一回应迅速引发舆论反弹——“符合标准为何不敢标零添加?”网友质疑焦点在于:国家未对酱油镉含量设限,但企业以“原料天然含镉”为挡箭牌,是否规避了更高标准的社会责任?

数据显示,涉事产品配料表仅含水、黄豆、小麦、盐,却未注明镉含量。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专家指出:“原料带入的重金属风险需动态评估,企业有义务主动公开数据,而非用‘合规’模糊健康隐患。”

二、“千禾0”商标争议:文字游戏还是商业欺诈?

“千禾0”系列究竟是零添加产品,还是营销话术? 千禾声称该商标仅用于区分产品线,但消费者普遍将“0”与“零添加”直接挂钩。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商标设计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利用消费者认知偏差制造虚假宣传印象。

更令人震惊的是,行业潜规则浮出水面:海天“0金标生抽”同样注册“海天0”商标,其产品亦检出镉元素,却将“零添加”标注于瓶身角落。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0”已成调味品行业收割健康红利的通用符号,而非品质承诺。

三、追问本质:食品安全标准该由谁定义?

此次事件暴露两大制度漏洞:

标准滞后性: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未对酱油镉含量设限,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谷物镉限量为0.1mg/kg,千禾原料大豆镉含量已达0.2mg/kg上限;商标滥用监管缺失:企业通过注册“0”“零”系列商标,绕过《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零添加”的严格定义,形成灰色地带。

北京市消协秘书长直言:“当‘合规’成为企业底线而非上限,食品安全将永远停留在及格线。”

四、延伸议题: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食品觉醒”?

千禾股价4天蒸发9.5亿,折射出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力量。但更深层的问题是:当健康焦虑成为刚需,企业是选择真诚升级产品,还是继续玩弄概念?

结语:千禾致歉信中提到“邀请消费者监督生产”,这或许是企业重建信任的第一步。但若行业仍沉迷于“合规文字游戏”,下一个“镉”风暴只会来得更猛烈。食品安全没有捷径,真诚才是唯一的添加剂。

0 阅读:16

喵喵剪影满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