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中皇帝老谋深算,那古代帝王都是如何驾驭臣子的?

往昔足迹 2024-06-14 22:26:12

古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俭而侯于不能"。这句话点出了一个道理:无论你有多么高尚的志向,总有外物来打扰。最近大火的庆余年中,皇帝就是一位善于抓住人心的人。作为一位帝王,要想安享太平盛世,巩固自身权威,怎能独善其身?为此,历代皇帝都在探索一条"控臣之术",以防止臣子的异心。

开场就说了,当权者不可能长治久安,因为臣子们也都是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小九九,光靠一己之力很难做到尽如人意。如果皇帝骄纵,手无缚鸡之力,恐怕不久就会被臣子推翻;相反,如果皇帝威严过猛,严刑峻法,臣子们又会怨声载道,生怕惹是生非。所以历代帝王,无不要在威严与仁德之间把握分寸,既要臣子敬畏,又不至于叛逆。

汉武帝时的丞相持重权势,令他后人忌惮不已。到了东汉,光武帝决心削弱三公权力,转而扶植尚书台,算是当时的一大创制。尚书台从此成为皇权最直接的代言人和执行者,扮演着"帝眼"的角色。单就官阶而言,三公地位远高于尚书令,但实权却操控在尚书台手中。

这个设计富有智慧。尚书令直接听命于皇帝,是皇权延伸下来的利剑,自然要一味去拥护皇权。相比之下,三公的权力来自于世袭,一旦放权过多,他们就可能凭借手中大权,逐步形成对抗皇权的力量。所以光武帝才会对三公阉割般的削权,令他们虽有高官之名,实则跟虚设无异。

这也体现了一种控臣之术:通过制度创新,剥夺旧有阶层的权力,重新分配新权力核心。过去掌控朝政的三公被打入冷宫,新兴的尚书台"卖身皇帝"而得到扶持,一个全新的中央集权格局就此形成。再看看皇帝为什么要扶植尚书台?摘自一份典籍:"凡事临朝有所决定,莫如部使(指尚书台官员)之知之也。"

换句话说,尚书台就是皇权最为靠得住的执行人。皇帝颁布命令,尚书台负责具体落实,这中间无需再经过三公等大员审批。如此一来,朝政直通皇权中枢,意见不会被扭曲,命令不会流于形式,可谓是权力直捷有序地传递。我们不难看出,光武帝切中了权力核心的症结,通过制度重塑,成功将臣子控制在自己的掌心。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尚书台就完全听话了。后来不少尚书令都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极大的政治智慧,顶住了外戚、宦官的压力,以维护皇权的尊严。比如宦官窦武当权时,尚书令陈龙就毫不留情地剥夺了他的权力,从中可见尚书台在维护皇权的时候也算得上是勇猛果敢。

除了权力的去中心化之外,光武帝当年还采取了一个精妙之策,那就是名分上"三公虚而尚书实"。按理说三公才是最高行政长官,可是光武帝偏偏要将三公的实权收归尚书台管理,如此一来三公就只剩下空有其名,无权无势。同时尚书台内部还分为令、仆射、郎等多个等级,权责清晰有序。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设计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从汉武帝时期就有了外戚、宦官专权的先河,外戚窦太后更是一度主持国政,险些篡改了汉王朝的基业。所以后来的光武帝能够提防隐患,对中央权力进行分割式的重塑,实在是汲取了历史教训。

如果光武帝的做法只是为了一己私欲,毫无民生打算,那它也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妄想罢了。但从光武帝当年的一些施政措施来看,他显然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明君。比如东汉初年,连年征战使国家财政亏空,民不聊生,光武帝遂撤去了多项赋税,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再如为了重振文运,他广纳贤士,亲自雩衿勤王,积累了不少政绩。

当然,光武帝的控臣之策也是有缺陷的。尚书台虽然架空了三公,却也被宦官窥伺,权力易被腐蚀。后世统治者纷纷吸取教训,有的通过设置更多的官职,来制约尚书台的权力;也有将尚书台的编制人数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其滋生腐败。所以我们应该持开放心态,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做法,而不是生搬硬套,才是制度创新之道。

在当今时代,我们无需再操心什么"控臣之术",因为民主、法治和权力制衡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但古人的智慧依旧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他们为我们留下的许多思想火花,仍在照亮着我们的前路。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