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房地产,永远都是经济支柱!

芷文趣事 2024-12-26 05:38:44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房地产与人口政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与任泽平分别就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以及生育政策的改革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

一、马光远:房地产始终是支柱产业

马光远作为知名经济学家,对于房地产在经济中的地位有着深刻的见解。他针对近期关于房地产是否仍是支柱产业的讨论,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房地产不仅是过去的支柱产业,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如此。

1. 房地产对经济贡献显著

马光远指出,房地产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约20%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达到一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房地产还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财富积累,超过60%的居民财富都集中在房产上。从地方财政的角度来看,房地产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也达到了40%以上。这些数字无一不表明,房地产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2. 误解与事实

针对社会上关于“房地产多年后,又成为支柱产业”的解读,马光远认为这是误解。他强调,房地产从未失去过其支柱产业的地位,只是在不同时期,其表现形式和影响力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将房地产重新定义为“又成为支柱产业”并不准确。

3. 理性看待房地产

马光远呼吁公众应理性看待房地产在经济中的地位。他认为,一厢情愿地认为房地产不再是支柱产业没有意义,因为这并不符合经济现实。相反,我们应该正视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并努力推动其健康发展。这包括加强市场监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居住品质等方面的工作。

二、任泽平:生育政策改革需加大力度

与马光远不同,任泽平将关注点放在了生育政策的改革上。

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措施是建立鼓励生育基金,以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困难、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

1. 生育基金的重要性

任泽平提出,建立鼓励生育基金是应对人口负增长挑战的有效手段。他强调,与继续刺激房地产和基建相比,鼓励生育更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通过设立生育基金,可以激励更多家庭生育孩子,从而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2. 四大举措提升生育率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生育率,任泽平提出了四大举措:

支持生育家庭现金补贴:对生育家庭给予现金补贴,以减轻其经济负担。同时,通过个税减免和企业税抵扣等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企业参与支持生育的行动中来。

购房、租房折扣与补贴:为生育家庭提供购房和租房的折扣与补贴,降低其居住成本。这一举措旨在减轻年轻家庭的住房压力,使其更有意愿和能力生育孩子。

大建托儿所:提高0-3岁儿童的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50%以上。通过大规模建设托儿所,为年轻家庭提供更多的育儿选择和支持,减轻其育儿负担。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并减轻家庭的教育支出。这一举措旨在提升儿童的受教育水平,同时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3. 借鉴国际经验

任泽平指出,这些举措在很多国家已经得到了有效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生育政策的改革和完善。他强调,生育政策的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房地产与生育政策的辩证关系

在探讨房地产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时,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为家庭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从而有利于生育率的提升。另一方面,生育政策的改革也可以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 房地产对生育的促进作用

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可以为家庭提供稳定的住房保障,降低其居住成本和生活压力。这有助于提升家庭的生育意愿和能力。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调整,房地产市场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变化,为家庭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2. 生育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

生育政策的改革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提升和人口结构的改善,房地产市场将面临更多的需求增长机会。另一方面,生育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导致家庭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从而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结构产生影响。因此,房地产市场需要密切关注生育政策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

四、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反思与讨论

在探讨房地产与生育政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反思和讨论。尽管马光远和任泽平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但他们都强调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1. 就业难题与年龄歧视

针对当前就业难和年龄歧视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和调控,确保公平竞争和机会均等。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工作,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对于年龄歧视等不公平现象,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

2. 生育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在推动生育政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生育率的提升将带来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和消费市场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关注生育政策改革可能带来的财政压力和社会负担等问题。因此,在制定生育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寻求平衡点。

马光远和任泽平分别就房地产和生育政策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尽管两者关注的领域不同,但都强调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房地产与生育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反思和讨论,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挑战时,我们应保持理性和冷静的态度,既要看到其对经济的重要贡献,也要关注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在推动生育政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寻求平衡点以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努力,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0 阅读:690
评论列表
  • 2024-12-26 15:03

    粮食生产永远是国家的支柱。少养专家多养猪。

  • 小华 29
    2024-12-26 14:35

    睁着眼说瞎话,美国能够称霸世界,靠的恐怕不是房地产吧?

  • 2024-12-26 23:36

    说的有道理,除了简单粗暴的房地产,别的也不会!

  • 2024-12-27 15:46

    盖房子能变成经济强国。全世界都是发达国家。盖房子还有什么技术含量吗?这些专家都不是瞎就是坏。但肯定是不傻。

  • 青清 17
    2024-12-28 15:11

    中介头子,急死了

  • 2024-12-27 22:49

    这家伙不像好人~~

  • 2024-12-27 17:49

    人嘴两块皮。

  • 2024-12-27 07:50

    国外大部门公司都在研究新技,中国的高科技公司专门研究坑bx

  • 2024-12-26 12:15

    要警惕房吹以免被忽悠,一套房就能让一个家庭几十年最美好的青春都在为之努力供着,即荒唐又可怜,按现在的技术,住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随便一块地就可以建设好几十层,一栋就可以解决上百户家庭居住问题,我们土地是非常充裕的,不信自己可以算一算,我敢说用不到1万平方公里土地就可以解决14亿人居住问题。形势早已巨变!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是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房价高对大家都不好(炒房客除外),最终买单的都是老百姓。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所谓的房价都是虚数,要有人买你的房才行。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不知道你转手要卖给谁,卖给有钱人?他们都有房等着卖呢。就算他们有改善需求,也会优先考虑买一手新房,而不是二手房。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有人说土地贵,房价都跌了土地不跌吗?不肯卖?爱卖不卖,不卖拉倒,别以为大家不知道,卖地是来钱最快的,也是最好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现在对于买房的人不用急,有钱想买哪里都行,不管你拥有什么,只要你没钱,你就寸步难行。有钱才能真正享受世界。)

  • 2024-12-30 22:26

    这样的砖家应该是枪毙

  • 2024-12-30 06:53

    又是个专业的嫖滑汤

  • 2024-12-28 04:33

    县城房子大量过剩,支柱?你信?

  • 2024-12-27 19:53

    你应该深山老林放牛。

  • 2024-12-31 21:38

    我要卖房给这马大哈

  • 2025-01-01 09:07

    真砖家,可以先了解一下?世界首富们从事什么职业吧!

  • 2024-12-30 22:12

    老马是家庭的主要支柱,让他去工地搬一辈子砖

  • 2024-12-27 15:01

  • 2024-12-31 21:48

    人家只是动动嘴巴,后果自负!就像成功大师和台下热烈鼓掌的成功学徒[呲牙笑]

  • 2024-12-28 02:41

    此人必然是美国间谍

  • 2024-12-28 13:57

    是房地产脊柱

  • 2024-12-28 01:17

    这就证明他们不是经济学家,除了薅羊毛,啥也不会!羊毛薅完了,还不想改行!

  • 2025-01-01 04:27

    房子不比粮食,粮食多了吃不完可以存着,房子多了没人要也存着?提高生育等孩子大了结婚了再卖给他们?[笑着哭]砖家脑子里都是水想让它流就流[捂脸哭]

  • 2024-12-27 02:22

    开除。

  • 2024-12-27 09:19

    古人认为,坟墓永远是每个人的归宿,可日至今日,人的最后归宿也已经多元化了。

芷文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