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 实验室通风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对于保证实验室环境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日常检查
通风设备运行状态:每日检查通风系统的各个设备,包括风机、空调机组、空气处理机组等,查看其是否正常运行,有无异常噪音、振动或异味。如发现风机叶轮转动不平稳,可能是叶轮磨损或轴承损坏,需及时维修或更换。
通风管道:检查通风管道有无破损、漏风现象。重点查看管道的连接处、弯头、阀门等部位,如有漏风,会影响通风效果,导致实验室气流组织紊乱。可使用烟雾测试或专业的漏风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空气过滤器:观察空气过滤器的压差表,当压差达到设定的报警值时,提示过滤器需要更换或清洗。一般初效过滤器 1 - 2 周清洗一次,中效过滤器 3 - 6 个月更换一次,高效过滤器 1 - 2 年更换一次,具体更换周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过滤器的性能来确定。
定期维护
设备清洁与保养: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清洁,去除设备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对于风机,要定期添加润滑油,检查皮带的松紧度,确保其正常运转。空调机组和空气处理机组需清洗换热器、排水盘等部件,防止滋生细菌和霉菌。
通风系统性能检测:每半年或一年对通风系统的性能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包括风速、风量、风压、气流组织等参数的检测。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如通风不畅、气流短路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控制系统维护:检查通风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阀门执行器等部件,确保其准确可靠。定期对控制系统进行校准和调试,保证通风系统按照设定的参数运行。如温度传感器出现偏差,会导致实验室温度控制不准确,影响实验环境。
应急管理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通风系统突发故障的应急预案,明确在发生故障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如立即停止相关实验操作、启动备用通风设备(如有)、组织人员疏散等。同时,要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确保实验室人员熟悉应急流程。
备件管理:储备必要的通风系统备件,如风机叶轮、皮带、空气过滤器、阀门等,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减少停机时间。备件的存储要注意防潮、防尘,确保其性能完好。
记录与文档管理
维护记录:详细记录通风系统的日常检查、定期维护、设备维修等情况,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更换的部件、维修人员等信息。这些记录有助于跟踪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文档管理:整理和保存通风系统的设计图纸、设备说明书、操作规程、检测报告等技术文档,以便在需要时查阅,为通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