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基金总限购?

基民草莓 2024-12-21 16:55:01

相信大家在投资基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基金限购的情况,为什么有些基金总限购?开放式基金也不是很“开放”?

主动为之

有些基金总限购是主动为之。

比如说基金经理觉得现有的管理规模已经达到自己投资策略的规模容量上限,再增长下去就玩不转了,会主动要求限购,通过控制申购资金量来控制规模在适宜的范围内。

又或者基金经理可能觉得市场处于高位,或者自己的策略处于巅峰时刻,恐难为新进资金带来理想的回报,也会限购来控制资金流入,同时也算是一种风险提示。

还有一种情况,基金公司觉得新进的资金会对原持有人利益有影响,也会限购甚至暂停申购,比如说持仓的股票可能有利好要大涨,或者市场情绪激动,兴奋点正好在持仓这块,存在新进资金稀释原持有人收益的可能。

更多迫不得已

相较于主动限购,被动限购的情况还是更多些。

比较常见的就是产品有规模上限约束,这种情况在创新产品中经常出现,而这些约束也是有考量的。

比如北证50指数基金的规模上限是5亿元。这主要是考虑到北交所的流动性不是很好,申赎冲击可能比较大。

再比如同业存单基金的规模上限是100亿元,这或许是考虑到现阶段不想无限扩张相关产品的规模。

还有一些规模超大的产品,也可能遇到相关问题,过于集中还是需要警惕的。

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是这样的约束也不无道理,有些风险还是要考虑的。高手固然可以起死回生,但是更高的手是防患于未然。

兼而有之

还有一种限购,是结合主动和被动因素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QDII基金。

QDII基金限购主要是因为基金公司获批的外汇额度不太够了,不过外汇额度基金公司是心里有数的,用在哪里不用在哪里就看基金公司的了。

所以我们能看到同家基金公司,不同QDII基金的限额不一样,甚至有的都暂停申购了,有的限额还很高。这取决于基金公司自身的考量,比如想重点发展某个产品,比如觉得哪个产品能实现双赢或者多赢。

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产品上,可能出现在不同渠道上。基金公司有自己的考量,有相应的安排,侧重某个产品或者某个渠道的销售。

0 阅读:5

基民草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