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的部门例会总是让小李头疼。
虽然她工作努力,成果显著,但总有个同事,总喜欢在会上暗搓搓地找她的茬儿。
小李开始时试图不去计较,但慢慢地,这种行为越界到了她的个人空间,甚至影响到了她的职场声誉。
到底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次例会,她想换个方式面对这个难题。
小事装傻、大事刚硬:辨别时机是关键小李回忆起她的一位前辈曾给她的建议:在职场上,不是每件事都值得较真。
对于一些小事,譬如打印机先坏了,或是咖啡机没水了,和稀泥反而能显示出一种豁达,让人觉得她不拘小节。
但一旦涉及到原则和底线,就必须坚定立场,不让步。
就像那次团队合作中,有人企图将她的想法据为己有,小李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对方的错误,直接拿出了工作记录。
这让大家看到她不是轻易能被忽悠的对象,同时也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她学会了在小事上让步,但在大事上果断回击,用实际行动告诉那些人,她不是好欺负的。
让小人望而却步:表现出不好惹的样子在周围的人看来,小李总是谦和有礼。
但在遇到明显的不公平时,她会适度展现出自己的强势。
记得有一次,一位同事挑衅地对她说:“你这种人,太容易受到压力了。”
小李并没有回避,而是直视对方,微笑着回答:“其实我也不算好欺负的人。”
就是这番话,再加上平时工作的成绩,让不少同事对她改观。
她并不是去主动挑起争端,而是在合适的场合展示出自己有多“不好惹”。
因为她明白,在职场上,有时候需要让对方清楚知道,与其无端挑战别人,不如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更为重要。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抓住把柄反向掌控聪明如小李,她也意识到,有时候被动防御不是长久之计。
一次,她发现那位老爱找麻烦的同事在处理一个项目时,犯了个影响报告结论的错误。
小李当然没有立刻捅出去,反而在对方打算陷害她时,巧妙地提醒他:“可能还是这部分数据有问题。”
显然,对方心虚了,因为知道小李完全有能力揭发他的失误。
这次小李的话让同事意识到,和小李为敌,他需要三思而后行。
抓住对方的把柄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在必要时证明自己并不是无力回击。
紧张的例会上,小李有条不紊地作报告,她注意到那个爱挑事的同事显得不太自在。
小李相信,每个人在面对挑战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策略来捍卫自己。
善良并不是软弱,而是智慧的一种体现。
当你有选择地装傻,该强硬则毫不退缩,坏人自然不敢再放肆。
小李明白,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去和每一个小人较劲,而是要在每个选择中保持清醒。
那份坚毅和智慧会一路伴随,让善良的人保持初衷的同时,活得更有底气。
小李时常想,或许我们每个平凡的人,也可以活得既柔软,又坚韧。
就像一棵有着坚实根基的树,即便经历风霜,但依旧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