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兰杰,旨在为更多的老哥老妹提供一些上岸的方法和建议,解决一些信用卡及债务问题,传递正能量,早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2020年的情人节那天,蚂蚁集团提交了上市申请,并且已经传言很长时间的全球最大的IPO即将成为现实。
蚂蚁首次披露的详细商业数据解释了什么才是中国消金放贷的大BOSS!
截至2020年6月,蚂蚁金服促成了超过1.732万亿元人民币的消费贷款。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同时,中国所有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余额仅为4686.1亿元。
换句话说,中国消费金融公司的总余额不到蚂蚁集团的消费贷款余额的30%。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的过去12个月中,共有约5亿用户通过蚂蚁平台的消费信贷服务获得了贷款。
蚂蚁消费贷款业务每年为5亿人提供服务……这足以吊打中国所有金融机构了
随着小额信贷和小额信贷的增加,蚂蚁金服的“小额贷款”业务的余额已超过2.15万亿美元。对此,你不服不行!
从2014年底推出信用支付产品“花呗”到今天,它已经赢得了中国零售信贷行业的一半江山。实际上,蚂蚁集团只用了5年多的时间。
今天,中国零售信贷之王的谜底终于可以揭开了。
一、赢利机器:花呗和借呗,服务5亿人。
今年5月,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客户总数刚刚超过1亿。在今年6月,过去12个月中有5亿用户通过蚂蚁集团的消费贷款服务获得了贷款。
互金与传统金融之间持久对抗中的重大胜利。
从支付宝和余额宝到蚂蚁花呗和借呗,这名曾经说过要改变银行的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只要想到,就一定会做到,蚂蚁已渗透到今天的5亿人的生活中。
在蚂蚁集团今年上半年的725.28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中,小额信贷技术业务(消费信贷和小微运营商信贷)贡献了该集团近40%的收入。换句话说,半年收入为258.86亿元人民币,与上半年的蚂蚁集团第一贡献净利润219.23亿元的功臣。
蚂蚁将零售信贷服务称为“微贷科技”,其中包括消费者信贷和面向小型和微型运营商的信贷。
来源:蚂蚁集团上市申请文件
小额贷款技术余额为2.15万亿元,其中大部分为消费信贷余额1.732万亿元,这背后看似简单快捷的花呗、借呗,但实际上是复杂且精细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花呗从阿里巴巴系统中的淘宝扩展到外部场景,从在线到线下商户,从信用支付到现金贷款,再到各种专属配额,备用金,月月付等等。
通过大量的特色信贷服务,花呗和借呗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心,它们是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消费金融产品。
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中,大多数花呗和借呗借款人用户的每日利率约为0.04%或更低。截至2020年6月30日,花呗用户的平均余额约为2,000元人民币。 。
此外,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蚂蚁集团的小型和微型运营商超过2000万用户的获得了经营贷款。大多数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每日贷款利率约为0.03%或更低,已结算贷款的平均期限少于3个月。
从消费贷款和小微信贷业务的逾期余额来看,蚂蚁集团今年零售信贷业务的整体表现相当不错。
消费贷逾期率,来源:蚂蚁集团上市申请文件
蚂蚁小微信贷逾期率,来源:蚂蚁集团上市申请文件
零售信贷收入同比增长59%,合作机构贷款和资产证券化比例达到98%
尽管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但蚂蚁集团的月活跃用户从去年年底的6.59亿增加到2020年6月的7.11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达到725.28亿元。去年六月底。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均有所提高。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分别达到58.6%和34.3%。
蚂蚁的主要利润增长项目是“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其中包括小额贷款科技,财富管理科技和保险科技。
其中,零售信贷业务,例如消费贷款和小额信贷,即所谓的“小额信贷科技”,占数字金融科技的62%以上,这是当今蚂蚁集团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今年上半年,蚂蚁集团的“小额贷款科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余额同比增长55%。
零售信贷业务在蚂蚁集团总收入中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从2017年底到2019年底和2020年6月底,“小额贷款科技”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8%,26.2%,34.7%和39.4%。结合财富管理科技和保险科技,今年上半年,蚂蚁金服的数字金融技术平台业务贡献了蚂蚁集团营业收入的63%以上。
来源:蚂蚁集团上市申请文件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蚂蚁放弃了“金服”的名称,但它仍然是一家主要依靠金融业务来支持它的公司。
作为中国最大的面向微型和微型运营商的在线消费者信用信贷平台,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集团已与约100家银行合作开展信贷业务,但不提供担保。截至2020年6月30日,在由蚂蚁平台提供的信贷余额中,合作金融机构实际贷款或资产证券化的比例总计约为98%。
二、降低私人民间贷款的红线可能会影响蚂蚁集团的定价和商业模式
尽管大多数金融机构的零售贷款业务在这种流行病中遭受了空前的打击,但蚂蚁今年业绩数据的整体影响并不是很大。
相反,蚂蚁目前面临着其他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更加突出。在此上市申请文件中,蚂蚁集团对风险因素的分析提到:
“我们的成功取决于我们能否与这些金融机构保持双赢关系。特别是,我们的数字金融技术平台的收入份额持续增加,这有望成为我们未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和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蚂蚁金服的数字金融技术平台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6%和63%。数字金融技术平台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向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收取的技术服务费。
截至今年上半年,在蚂蚁平台推动的信贷余额中,合作金融机构实际放款或资产证券化的比例合计约为98%,显示出其对合作银行融资渠道的强烈依赖。
因此,任何导致蚂蚁金服主要合作银行机构从事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政策和市场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蚂蚁集团的未来收入。
此外,该文件还特别提到了《最高法》于8月20日发布的有关限制私人贷款利率的新规定可能带来的重大不利影响:
“修订后的司法解释不适用于有牌照的金融机构。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先前对有执照的小额信贷公司是否属于有执照的金融机构的裁定并不一致。因此,无法确定我们的有执照的小额信贷是否受限于规定。如果我们的持牌小额信贷子公司受到上限的限制,并且由于任何新采用或实施的任何现有法律,法规或裁定的减少,利率上限进一步降低,则我们的持牌小额信贷子公司影响变大,可能需要改变我们的贷款定价或业务模式,这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但纵观金融市场的发展,谁拥有了数据,或者一直在深耕客户数据,服务客户数据,谁依旧占有主导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这样的领头军在带路,一定会越发的科技化,合理化,人性化!
对于未来的消费金融,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你的观点
更多:兰杰蒙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