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的家世有多强大?太爷爷是军阀首领冯国璋,爷爷更厉害!

法法搬运工 2024-12-19 15:08:34

他生于小洋楼,却长于旧胡同。

他16岁师从马季,苦练曲艺。

40年春晚历史,他上了33次,独占鳌头。

他就是冯巩,用一句“我想死你们辣”,成为无数人的春晚记忆。

可如果就此把他当成一个简单的演员,那就大错特错了

台下的冯巩还是:民革中央副主席、文联主席、曲协主席等等。

早年冯小刚想当导演是他扶上马送一程。

这两年娱乐圈风头无两的贾玲是他的门生。

而这些,和他显赫的家世一比,甚至都不值一提……

气节为先的祖父

一曰不可购置房产于租界,以求外国荫蔽;二曰不许留学国外,婚姻洋人;三曰不能令女子饰以钻戒,因其虚浮其表又徒耗资费,且利润尽归列强。

这是冯家遇在人生暮年时,对冯氏后人定下的家法……

尽管这些戒言在当今看来稍有些不近人情,但纵观冯老先生的一生,都在为民族振兴倾尽全力。

冯家遇在家中行三,从小受新潮思想感染,看不上酸腐道学,反倒对科学很感兴趣。

在1905年之前的中国,仕途只有一条路——考科举。

不修习“四书五经”直接与“放弃前途”划等号。

幸运的是,18岁的冯家遇正好赶上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得以进入袁世凯奏办的“北洋速成武备学堂”读书。

两年后,他成为了远赴德国留学的一员,来到柏林工学院进修化学冶金专业。

彼时正与美国一道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在冯家遇看来比祖国先进得多。

由德国人本茨发明的内燃机,让平整的柏油路上跑满了小轿车。

电力输送的巨大进步,使得街区即使处于夜晚也能被照如白昼。

冯家遇决心让这些能够造福国民的技术发明,有朝一日在自己的国家普及。

但是事实,或者说是时局,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学成归国的他被派遣到直隶兵工厂做帮办。

可是这里不生产小汽车和电灯泡,生产的只是用以镇压革命的枪支弹药。

他大失所望,没过多久便辞去了在兵工厂的职位。

对现实感到灰心的他却没有丧气,反而将目光转移到振兴实业上来。

事实证明,放开手脚的冯家遇确实有两把刷子,眼光独到又决断果敢。

想建工厂没有现金流不行,借贷是靠不住的,所以在建厂之初先创办银行。

活跃可控的资金流水保证了他在多个项目上的投资:油漆、制纱和发电。

他将自己的工厂命名为“东方”,将工厂生产的油漆定名为“灯塔牌”。

半殖半封的中国是列强的倾销天堂,民族工业想开辟市场非常困难。

冯家遇明白,“物美价廉”是国货在洋货倾轧下的唯一出路。

于是他重金邀请来德国专家,用德国工艺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改良。

最终,让“灯塔牌”油漆击败了同类型日货,在京津站稳脚跟。

可是油漆的产业再大在他看来也不过是小打小闹,能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还得是——发电。

1917年,冯家遇投资9万元,在保定筹建电厂。

通过5年的发展,成为发电能力达1400千瓦,供应近3000户,燃灯2万余盏的大厂。

在1937年被国民党建设委员会列为47家国资电厂之一,名声大噪。

然而,不远处的危机就潜伏在这份名单中。

同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大汉奸王克敏日本的支持下成立“联合政府”。

为了能够更快地控制华北,稳定京津,王克敏为名流商富们许以高官厚禄。

希望他们通过自身财富和声望,来瓦解国人反抗的意志。

坐拥数家银行、工厂的冯家遇自然免不了这样的“诚邀”。

他对王克敏的纠缠感到不厌其烦,不得不以胆水敷面,装病固辞。

没想到这招还真骗到了这个汉奸头子,以为他真的命不久矣,遂悻悻而还。

抗日战争期间,他看见太多日本人的狰狞面目,也看见太多中国人的家破人亡。

所以,留洋归来的冯家遇却为自己的孩子定下了3条看似不近人情的家规。

解放后,他将自己大半生的资产都捐给了天津市政府。

有这么高的觉悟,对于他的家庭出身来说,实在难能可贵……

当过总统的曾祖

《建党伟业》中冯巩曾饰演过大军阀冯国璋。

当时一看到冯巩这张脸就觉得好笑,可现在看到照片才发现太像了。

冯巩扮演的冯国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一百年前叱咤政坛的太爷爷。

北洋军阀是清末民初能够左右时局的重要政治势力,冯国璋就是“北洋三杰”之一。

三杰中:王士珍得一“龙”字,段祺瑞得一“虎”字,冯国璋得一“犬”字。

此处称其是北洋之犬并无贬义,而是称赞他为人忠厚识大体。

在天津八里台为抗击八国联军侵华而牺牲的晚清名将聂士成,曾经是他的长官。

冯国璋跟随他在朝鲜抗击日军,深受上司器重。

甲午惨败后,他跟随使团到日本考察,悉心钻研军事资料,使自己才干有飞速的进步。

一回国,就被正在天津小站组织练兵的袁世凯相中,引为僚佐。

冯国璋看到眼前这个小他半岁的直隶按察对他的话言听计从,从此死心塌地跟随袁世凯。

历史证明,冯国璋押对了宝。

出身淮军的袁世凯本来就与李鸿章关系很近,加之后来戊戌变法出卖光绪,受到慈禧赏识。

当年小站练兵的那批军队逐渐成为“北洋六镇”,成为清军的中坚力量。

1911年,冯国璋被袁世凯派去镇压革命,袁世凯的本意是“养敌自重”,不希望过早地扑灭革命党人,从而可以无限增强自身实力。

但是冯国璋为人太老实又太能打,在接到命令后连克两城,逼得革命军节节败退。

这让袁世凯大为光火,直骂冯时榆木脑袋,最后把功劳全算到了段祺瑞头上。

冯国璋则认为自己并不是忠于他袁世凯,而是忠于国家。

二次革命后,冯国璋得以主政江苏,袁世凯为笼络他,特意把自己的家庭教师周砺介绍给他为妻。

尽管如此,他坚持自己的底线,甚至不惜与袁世凯翻脸。

1915年,袁世凯倒行逆施,妄图复辟帝制,蔡锷组织起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作为袁世凯的故吏,冯国璋没有选择和袁沆瀣一气,公开反对帝制。

在他看来自己的底线有两条:一是坚持共和;二是南北统一。

袁世凯死后,军阀间各方势力开始你方唱罢我登场,谁也不服谁。

短短几年,就出现两次府院之争,到后来甚至到了兵戈相向的地步。

这期间,以至晚年的冯国璋一度代理民国大总统,调停与总理段祺瑞的矛盾。

可惜时局的发展已经不是他能控制得了,军阀间的混战不可避免。

1919年,冯国璋病逝,临终对继任总统徐世昌说:

“和平统一,身未及见,死有遗憾,希望总统一力主持,早日完成。”

军阀出身的冯国璋固然有不少缺点,但一生能够做到大节不亏已经是殊为不易的了。

即便生于这样显赫的家庭,冯巩的童年却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般富足。

白手起家的冯巩

1957年,冯巩出生于天津市一座2层欧式小楼里,那时太爷爷冯国璋留下的祖宅。

可是没过多久,全家就搬到一个昏暗的小胡同,几口人挤在12平米的小屋里。

所以冯巩对于家的记忆里,搜索不到那个2层小洋楼。

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全仰赖母亲那不到80块的工资。

15块的房租,20块寄给远在农村的父亲,不时还要接济下乡的亲戚。

你一刀,我一刀,瓜分下来,日子更拮据了。

不过这样的生活没有压抑冯巩的性格,他的乐观是跟母亲学的……

母亲刘益素告诉小冯巩:

“监狱没咱家犯人,医院没咱家病人,这就是天大的幸福。”

如此家教,让长于清贫的冯巩却总是满脸挂着笑。

他从小就是街坊邻居的开心果,11岁学木工,给自己打了把二胡。

艺术的细胞,就在这吱呀吱呀拉弦子的声音中被催生出来。

16岁那年,他带着自己原创相声参加汇演,场下坐着改变他命运的人——马季。

马季对这个气质独特的少年青眼有加,亲自上门问他:想不想做自己的徒弟。

成为大师弟子的风格更加刻苦,用十年时间练就一副如簧巧嘴。

1986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找到他,想让他出个节目。

对于一个相声演员来说,在一年最重要的节日里把欢笑带给群众,是无上的光荣。

那一年,冯巩初登春晚,带着他的相声《虎年说虎》。

此后30余年间,上春晚就像回家一样熟练,看不见冯巩就感觉不对味。

尽管现在他已经逐渐远离舞台,但那份欢笑照亮太多阖家团圆的夜晚。

结语

家族的光冯巩是一点没沾着,如今成就全凭自身历练。

从艺40余年,从不为盛名所困,在台下时刻保持低调。

他明白,下一场的掌声没有上一场热烈时,或许就是自己离场的时候了。

是时候把舞台留给更年轻、更有才华的后辈了,演员到此已无遗憾。

0 阅读:12

法法搬运工

简介:于细微处,看见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