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提及路遥,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他个人最有名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其实在路遥身上的标签,远不止这一部作品,他的人生本身就是非常有激励性的存在。
路遥被称为是最美奋斗者,和他作品当中在苦难中依然积极向上的那些文字,不同的是,他的人生确实是充满了苦难的,他只活到了42岁,却激励了亿万中国青年。
一、文化苦命人路遥本名叫王卫国,出生于陕西榆林。他出生于1949年,是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年,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因此给起名叫卫国。
年幼的时候家里的条件非常差,在7岁那一年,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于是父母就把他过继到了,当时在延川县农村的伯父家里,后来在伯父的支持之下在县立中学学习了一段时间,到了1969年的时候还是回乡务农了。
前前后后蹉跎了那么多年,他自己虽然喜爱文学,但却知道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在那样的年代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早年在学校学习成绩不错,也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小先生,之后也在农村的一个小学里面教过一年的书,到了1973年的时候,他获得了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的机会,在这期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或许是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又或许是他出生于贫下农民家庭,在他的作品当中,非常容易就能够窥见他自己个人的一些人生经历,对于底层民众的那种艰苦生活的描写,刻画得入木三分,也使得他的文字充满了底层生活的气息。
1980年的时候他发表了一篇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并且凭借这部作品,得到了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到1982年又发表了《人生》。
《惊心动魄的一幕》手稿
后来这部作品还被改编成了电影,那个时候他已经在文坛逐渐打响了自己的名声。之后多年他一直在文学创作,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第1篇百万字的长篇著作《平凡的世界》。
这部作品一经发布,立刻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他也凭借这部作品,在1991年的时候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所有人都觉得路遥的人生即将要开始新的篇章,再接下来,中国文坛必将有其一席之地。但谁也没有想到《平凡的世界》获奖之后,只过了一年都不到的时间,路遥就因为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与世长辞。
二、在苦难中的创作路遥这一生是短暂的,42岁就彻底离开了人世,然而回过头来看他留下的文学著作,却对当代青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路遥自己在文学创作领域留下了很多文化瑰宝,然而他在离世的时候,留下的债务却比存款还要多。
他年幼的时候生活在黄土高原的贫穷地带,家里因为贫穷使得他上学都是一件困难的事,后来父母无以为继将他过继给了大伯,他颠沛流离的一生也自此开始。
即便是到了大伯家里面,日子也并没有好太多,大伯家里同样也是贫困不堪。但还是竭尽全力为他去提供上学的机会,养母为了让他能够继续读书,上街乞讨。
好不容易考上了中学,但因为家里的条件实在是越来越困难,大伯父和大伯母就希望他能够放下书包离开课堂,拿起镰刀去田里干活。
对路遥来说,这样的人生是望不到头的,他渴望学习和读书,但却也没有办法埋怨父母和养父母,但却不愿意接受现实。
所以哪怕是家里人不同意,他还是磕磕绊绊的继续读书。到了该结婚生子的年纪,他又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当时下放到村子里的女知青林达结了婚。
然而婚后两个人的情感并没有维持太久,路遥总是想着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妻子又要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又要外出去工作赚钱养家。
不愿意继续僵持下去的林达,最终决定要和路瑶离婚。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僵持了数10年的时间,最终还是在路遥撒手人寰之前签下了同意书。
结语路遥身上有文人的傲骨,他笔下的作品人物,都在诉说着小人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挣扎的苦难和不易。
他的作品激励了很多人,他的人生同样也激励了无数青年,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或许能从路遥身上窥见到的,也正是那值得学习的,永远在苦难中能保持自我向上的坚持。
信息来源:
[1]关于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的公示 新华网
[2]生前好友详述路遥生平与创作 凤凰文化
[3]从《路遥》看黄土地之重 看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