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张艺谋,更不是贾玲?2024国产流行文化标杆还是“那只猴子”

令狐伯光 2024-12-21 21:36:13

文|令狐伯光

2024年马上就要过完了,众所周知,国产影视剧今年是比较暗淡的。

就电影除了春节档票房还成,也就是贾玲的《热辣滚烫》和张艺谋的《第二十条》,加上沈腾的《飞驰人生2》口碑和票房成绩都不错,但是到了现在你会发现前者没有什么讨论,后者拿奖被质疑,沈腾倒是隐身了。

一直到暑期档只有沈腾《抓娃娃》一个爆款,另外《默杀》票房突破10亿。剩下电影无论是大片,还是剧情片都不大行,国庆档也就《志愿军2》票房还行,《749》倒是骂出圈了,最后就是一票女性为主的电影,什么评分个个超过9分,但票房也就几亿上下。

它在整个流行文化圈范围讨论很小,更不用提什么社会范围了,是远不能和以前爆款比较的。

这个今年的国产剧也是同样的道理,综艺倒是有爱人4的大讨论,但这里就不讨论了。今年唯一全民出圈,全民火爆,甚至都火到文化,社会,旅游的文化作品,真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游戏《黑神话悟空》。

这款游戏当初有多火爆,相信不用多讲了,当初伯光君也写了很多文章分析,这里也不赘述了。从8月20日上线到今年结束差不多过去四个月,关于这款游戏,我认为现在大概只剩下这几条了吧。

销量3000万份,卖了10亿美元?《黑神话悟空》有多成功

这个游科在首次1000万过后就没有公布销量,这个最新数据是12月1号的时候,国外数据分析公司VG Insights的最新报告显示,《黑神话:悟空》在Steam平台的销量已经超过2300万份,销售额达到了1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1亿元)。

但这2300万份只是Steam平台的单平台销量,如果考虑到该游戏在其他平台上的销售情况,其总销售量将会更高,3000万份左右是很稳妥的。《黑神话:悟空》在2024年金摇杆“年度游戏大奖”颁发当天(11月22日)的销售量刚刚达到2230万份时,《黑神话》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又卖出了80万份。

黑猴如此成功的很多要素不是能学来的,我认为其它游戏,中国文化业需要学习有几点:

1、游戏本身没有致命缺陷,短板决定基本盘,只要没有大问题,游戏的核心粉丝们会自觉帮你发声,否则就是硬洗 节奏越来越大。黑猴作为动作RPG,动作系统各项品质合格是基础。

有长处,有公认的亮点特色,这个是能不能给人留下印象以及各种“论战”时的底气。长板越长,核心粉丝就越多越坚定,游戏的生命力就越顽强,其实现在任何流行文化应该都是这样的,质量为主,不信你看看《流浪地球3》只是立项,说是分成上下两部,网友就爆了。

2、谦虚低调,善于自嘲,这一点能收获不少路人缘。起码中国玩家很反感把七分说成九分的人,做到九分说成七分倒是可能给你捧成十分,同时价值观正确,心态积极。这个点是盘子能做多大的关键,这里的“正确”不是追求伟光正,而是最纯粹的对正义,勇敢,真善美的追求。

玩家玩过游戏之后心情是爽的,而不是阴郁的拧巴的咋舌的,暗黑题材在这一点上比较吃亏,可能需要高级的处理手法才能做到。同样是讲故事、讲“大道理”,有的人讲就很容易让玩家接受,有的人讲起来就给人一种夹带私货输出观点的感觉。

这跟主创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相关,学不来 需要点天赋。

最后一定要沉得住气,遇到莫须有的节奏,现在所谓的舆论已经是立场之争。网友只对你有没有问题,或者没有问题找到立场问题戴帽子批判感兴趣,他们是真的不关心你的质量到底如何了,这成了本身娱乐。

3、中国市场其实是很大的,但是观众并没有被满足,因为流行文化都太烂了。

那些老是说夏凉虽然高,但是都是中国人购买的,或者其它什么什么。那就纯粹是某一些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发言,或者说是3字氪金手游厂商的玩家发言。 现在《黑神话》销量3000万左右,你按照80%比例算一下。

你就知道8月20号到今天,三个月的时间,他在国外卖了五六百万万份。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数字。 去掉这几百万,国内也有2000万以上的人购买了这款游戏。 而且还有很多人是为了这款游戏去买的主机,配的电脑。

《黑神话悟空》是很吃配置的,那你说这些人总不能给我配个好电脑,买一台PS5,我就为了玩这一款游戏吧。肯定是以前没尝过的,现在都要尝一尝,尤其是PC端啊,steam天天小绿条。 有一些老一点儿的好游戏,它价格不过才几十块,十几块。那肯定会有很多玩家入的,一来二去就能养成习惯。

再然后等这些玩家国外的游戏玩的多的时候,就总能品味到一点,就是要想味道正,还得是国内厂商。 国外的游戏好是好,但是它有个问题,就是那些东西它那个故事都唉,怎么说呢?那些拿靴子狠狠的踢坏人屁股的游戏我确实是挺喜欢的,可就是味道上别扭了点。

如果想要游戏的味对得上,还得指望中国厂商,这也是下一点。

《黑神话悟空》开启中国3A游戏大门?它至少开始了

《 黑神话悟空》的登场不但是为国产单机打开了前路,也是为全世界做买断单机的游戏,引了一波流。 会有很多人进入他们这个以前未进入的领域,在这里面花钱找乐子。这种文化消费是有持续性的。

之前不是那个2字手游玩家还爆了典,说什么黑神话,把其他单机游戏的路都给绝了。 这种就是典型的拿氪金手游的思路去推测单机游戏。 长时间运行的游戏对玩家的在线时长,每日上线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单机不一样,想玩儿就玩儿,想停就停。 玩家在一款单机游戏游玩结束之后,也很乐意去游玩其他单机,因为游戏内容有差异,游戏体验不一样。而不是抱着某一款单机从出生玩到死。或许是有这种人的,但这种人终归是少数。

大部分单机玩家之间没有矛盾或者说没有那么大的矛盾,没有像氪金手游玩家一样,那种你死我活的气氛。 有一个开路先锋之后,别人的路就好走多了。而且手游更赚钱这个,其实是忽略了风险,忽略了尸骸遍野的二流厂商。

简单的道理,钱是从开始做就投进去的,不是等爆火了才进场的,游戏投资风险极大,中间有一万种暴死的坑等你,看的不是谁赚钱,看的是谁能活下来。头部的企业确实赚钱,但谁能保证自己投得就是下一个米哈游呢?

手游大多作为持续运营游戏游戏,况且即便你投得是一个米哈游,做出了同级别的新原神,还需要考虑又有多少人会放弃自己的满命龙王,满命飞宵,满命简转头去入坑你的作品。 而单机游戏相反,一个单机游戏顶天了玩个两三个月,玩家需求就重新释放出来了,单机玩家总是在找游戏和等发售。

例如法环和黑猴都是优秀作品,但并不会形成竞争关系。 由此,其实单机游戏成功后的收益率更低,但成功率更高,且更可控。投资选择上各有优劣,不然腾讯那帮搞战略投资的人也不会全球到处投资单机游戏工作室了。

单机和手游的风险都是极大的,每年的单机游戏也是多如牛毛,能到你眼前的也只有拔尖的那一小部分。并且成功率也不高,就比如最近索尼的《星鸣特工》,投入了几亿结果也是打水漂。 而且对比手游市场的话,单机市场其实并不算大,手机是必需品,而电脑不是。

况且,现如今《原神》这些游戏并不仅仅是手机游戏,而是转向全平台游戏。 手游也是会有倦怠期的,新出游戏我也会去尝试一下,而且手游还有副游这类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的游戏。

2025年,中国流行文化,需要全面学习《黑神话》

这段时间是国单崛起的最好时段,黑猴打开了国单大门,国外一连串的ZZZQ游戏接连翻车,这时候国单如果能华丽登场,不但能吸引更多的关注让游戏大卖,也能为后续的资本投资下定心丸。这么好的时机我真的希望后续的国单开发者能够抓住,不要意气用事和玩家对着干,将原版很好的游戏往玩家不喜欢的方向做。

也不要投机取巧,粗制滥造一个游戏然后用噱头大肆宣传,欺骗玩家。

大型单机游戏的现实就是抱着永爱发电的心态,专心做好质量,才有可能成功。商人思维做不好游戏,商人思维也做不好影视剧,不然开玩笑说,煤老板才是最优秀的投资人,因为他知道随意干涉生产是会出人命的。

游戏行业也这样,国内3a的市场其实一直在那儿,不过看你有没有能力去里面吃饭。加上疫情其实客观上,在一个速食的时代里,给大多数人在一定程度上减速了。所以,国产大型单机的关键只是谁有能力上大学,而不是有没有大学可上。

这个其实影视产业也是一样,可惜的是现在影视产业速成太多,互联网思维太多,这个老老实实在工业上面突破,在技术上面突破,讲好一个故事和拍好作品的太少,贾玲《热辣滚烫》和一大堆现实主义噱头+明星效应+营销作品占据大多数。

今年的国产影视剧我评价过,头部商业大片基本上都因为质量不行扑了,然后所谓的质量好,口碑高的文艺片,什么性别电影《出走的决心》《好东西》《山花烂漫》那些作品很多,但其实非常小众。

中间最多的是《热辣滚烫》《第二十条》一堆这种作品,每个档期能找出好几部,如果你再个烂俗喜剧,简直就包圆了,这也是《九龙城寨》《周处》《新异形》这些作品为啥能火的原因。

中国流行文化界真的应该全面学习黑神话,老老实实搞作品,而不是搞噱头。

否则,2024年市场惨烈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0 阅读:17

令狐伯光

简介:游戏模型师| 动画爱好 | 影视产业分析 | 网络小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