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保健功法

闲云野鹤说健康养生 2025-02-16 22:34:56

八段锦是一套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以下是对八段锦的详细讲解:

一、起源与特点

•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柔顺,且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二、动作详解

1.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 动作:自然站立,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随双手托举而起落。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 功效: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2.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 动作: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左手捏剑诀向左伸出,同时转头向左凝视远方。此为左式,右式反之。

• 功效: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

3.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 动作: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右手动作同左手,方向相反。

• 功效: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辅助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营养。

4.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 动作: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如此六次。

• 功效:增强心肺功能,疏理任督二脉。长期练习可缓解肩颈酸痛,治疗劳损引起的颈椎疾病。

5.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 动作: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以腰为轴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或右前方。反复六次。

• 功效:消除心烦、口疮、失眠多梦等症状。通过上身前俯、尾闾摆动等动作,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6.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 动作:松静站立,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劲。稍停顿后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后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起于头顶之上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 功效:前屈后伸、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7.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 动作:两足横开呈骑马步。双手握拳拳眼向下。左拳向前击出时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与左拳形成“争力”。反复练习。

• 功效:增强臂力、腰力、腿力和眼力。通过“攒拳怒目”的动作达到增强气力之目的。

8.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 动作:站立姿势不变,全身放松。两脚跟提起稍停后下落震地。一起一落为一次共做七次。

• 功效:通过震脚动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全身疲劳预防疾病。

三、练习要点与注意事项

• 呼吸配合:初学者可先专注于动作练习,待熟练后再配合呼吸方法。呼吸要自然、顺畅与动作协调一致。

• 意念引导:在练习过程中以意念引导内气运行使内气与动作协调一致增强练习效果。

• 收功:练习完毕后要进行适当的收功动作如轻轻拍打头部、搓耳朵等以帮助身体放松恢复。

总之,八段锦是一套集肢体动作、呼吸和意念为一体的综合性锻炼方法。长期坚持练习对人体脏腑、气血的调节作用显著,即使不配合呼吸也能强身健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