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如何选择,三个实例提供给你借鉴

多才又多艺 2024-04-22 02:05:20
现在很多人大学毕业,不知道如何选择,有的也没有清晰的目标,被裹挟着往前走。不同的选择往往有不同的结果,下面就普通院校的本科生不同的选择为例,看一下究竟如何选择才不会后悔。 小王,本二金融专业毕业,没有考研的志向,就想着毕业可以谋个求生的职业。因为没有更好的去处,就在家考公考编。因为报名老家的考公考编,考了两年都没过。后来改变报考的方向,往同一省份山区报考,而且还是镇级的事业编,这个当然容易多了,因为报考的人数少,考试能力强的考生一般都是报考沿海地区的职位。 小王如愿以偿上岸了,是乡镇一个林业站的职位。小王上班后,有一次镇里的山林发生火灾,他也要一起组织灭火,后来回想害怕极了。现在他萌生再考回老家的念头,能考上即使没有达到五年期,他也愿意赔偿。 小刘,本一工程管理毕业,一毕业就参加厦门国企的社招,如愿上岸了,从事设计工作。工资不高不低,工作量倒是挺大的,经常要加班加点。这个还不打紧,两年以后,厦门国企改革,他所在的公司并入另外一个公司,由于上级没有协调好关系,迟迟没有一个结果。 现在小刘不知道咋办?本来想等着并入公司后看看是否有发现前途,可是结果迟迟未出。因为这样,他所在公司的项目开始递减,业务量是减少了,但是听说要降绩效。本来工资就不高,又降绩效,真的无法继续待了。可是要去哪里呢?没有好的去处,就只好参加考公考编,但在职的时间少,考得过全日制刚毕业的吗? 小孙,本一硕士工程管理毕业,顺利进入厦门国企,没有从事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直接从事管理岗位,工作轻松,工资不高不低,性价比高。小孙没有萌生考公考编的想法,只想在国企混到老。 或许以上例子都无法说明什么,但是最初的选择还是非常重要,要弄明白自己想从事的工作,自己的目标学历,这样才不至于跟风,也才不会后悔。 考公考编,虽然有的地方竞争小,但上岸了,一般都会有一个五年的服务期。有的可以赔偿一下同意你在期限内调动或者报考,有的地方硬性规定必须五年期满才可以的。所以要事先了解一下,或者问问自己是否愿意在那边工作五年,要做好心理准备。 厦门国企,不同集团不同公司不同岗位,工作量和收益都不一样。不要认为只要是厦门国企就不错了,再说,岗位的性价比也不一样,小刘从事自己大学专业的工作,虽然专业对口,但设计行业这几年算是夕阳职业,真的可以说工作累效益又不好。而小刘工作两年又遇到改革,公司合并卡到了那里,两边都不管,导致业务量下降从而又降薪,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春日生活打卡季#​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