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又要涨了!这年头,养车成本真是让人头疼。尤其对于每天都要开车通勤的上班族来说,油耗就像个无底洞,让人钱包越来越瘪。所以,一辆省油的车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我试驾了长安第四代CS75 PLUS,据说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一公里才花4毛8!真的假的?这也太夸张了吧!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我的深度体验。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个宣传语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一箱油跑1000公里”听起来更像是营销噱头。但CS75 PLUS这几年在SUV市场上的表现确实亮眼,销量一直名列前茅,口碑也不错,这也让我对它的实际表现多了几分期待。网上关于这款车的讨论也很多,有人说它性价比高,配置丰富;也有人吐槽它的设计,觉得不够个性。究竟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
先说说外观。这车的设计语言叫做“纵横万象”,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前脸的“晨光涟漪无边界格栅”搭配造型犀利的“城市光影大灯组”,确实营造出一种未来科技感,尤其是夜晚点亮可发光的LOGO,辨识度很高,在车流中很容易一眼认出来。车身侧面的线条流畅动感,隐藏式门把手提升了整车的科技感,也降低了风阻。车尾的贯穿式尾灯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设计,夜晚点亮后效果非常醒目,加上双边尾翼和低位刹车灯,运动气息十足。总的来说,这车的外观设计比较符合大众审美,属于耐看型,但也算不上惊艳,在同级别车型中不算特别突出。
进入车内,科技感扑面而来。三块大屏组成的“智慧云窗三联屏”是内饰最大的亮点。10.25英寸液晶仪表、14.6英寸中控屏和12.3英寸副驾屏,不仅显示效果清晰,功能也十分丰富。悬浮式的设计也让整个中控台看起来更加简洁现代。讯飞星火AI大模型的加入,让语音交互更加智能和便捷。你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导航、音乐、空调等功能,反应速度很快,识别率也很高。而且它还支持HUAWEI HiCar、Carlink、T-Link三大互联模式,兼容市面上大部分主流手机,可以轻松实现手机和车机的互联,这对于现在高度依赖手机的年轻人来说非常实用。
空间方面,CS75 PLUS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它的车身尺寸长4770mm,宽1910mm,高1705mm,轴距2800mm,在同级别SUV中属于主流水平。实际乘坐体验也比较宽敞,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即使身高180cm的乘客也能轻松翘起二郎腿。前排座椅采用零重力设计,支撑性和包裹性都很好,长途驾驶也不会感到疲劳。副驾驶座椅还带有按摩功能,可以缓解旅途的疲惫。后备箱空间也很大,日常家用完全足够,后排座椅还可以放倒,进一步扩展储物空间,满足不同的出行需求。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动力和油耗了。我试驾的是1.5T版本,最大功率141kW(192Ps),峰值扭矩310N·m,匹配爱信8AT变速箱。实际驾驶感受,动力输出平顺线性,起步轻快,加速响应也比较积极,市区超车完全没有压力。高速行驶时,动力储备也足够充沛,能够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至于油耗,官方给出的WLTC综合油耗是6.89L/100km。我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都进行了测试,全程开启空调,最终的平均油耗在7.2L/100km左右。虽然没有达到官方宣传的“4毛8一公里”,但也算比较省油了。毕竟这是一辆中型SUV,这个油耗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按照目前的油价来算,一公里大概5毛多,一箱油跑个八九百公里问题不大。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CS75 PLUS配备了L2级智能巡航辅助系统,包括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主动刹车等功能。在高速公路上开启ACC自适应巡航,可以有效减轻驾驶疲劳。车道保持辅助功能也能及时纠正车辆行驶轨迹,防止车辆偏离车道。APA5.0代客泊车系统对于新手司机来说非常友好,可以自动完成泊车操作,避免了倒车入库的尴尬。540°全景影像系统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视野,消除驾驶盲区,提高行车安全性。
安全配置方面,CS75 PLUS也做得比较到位。全系标配6个安全气囊,车身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材,被动安全性能有保障。主动安全配置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外,还配备了ABS防抱死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而言之,长安第四代CS75 PLUS是一款综合实力比较均衡的SUV。它的外观设计时尚大气,内饰科技感十足,空间宽敞舒适,动力表现出色,油耗也比较经济,配置丰富,安全性能高,价格也比较亲民。虽然“一公里4毛8”的宣传略有夸张,但它的实际油耗表现也确实不错,足以满足大部分家庭用户的日常出行需求。当然,它也并非完美无缺,例如设计上缺乏一些个性,品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但瑕不掩瑜,它仍然是一款值得考虑的家用SUV。如果你正在寻找一辆性价比高的SUV,不妨去4S店试驾体验一下,相信它不会让你失望。
关于CS75 PLUS的市场表现,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2024年1-7月,CS75系列累计销量超过15万辆,稳居SUV市场前列。这足以证明消费者对这款车的认可。当然,每个人的购车需求和喜好不同,最终选择哪款车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希望我的这篇试驾体验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最后,我想说的是,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厂商都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力。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更加注重车辆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希望中国品牌能够继续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