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着深情,能照见另一个自己

小宸的茶文 2025-02-10 18:00:35

夜幕低垂,手捧一卷书,沉浸于文字的世界,感受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心弦被拨动,眼眶也不禁湿润。

或许有人会觉得,人到中年,应该更加理性,不应轻易动情。

但我却认为,深情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情感,它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呵护。

有人说,内心深处极度缺乏情感的人,外表才会表现得无情。

而我却觉得,我的深情,如同埋藏在心底的一颗种子,需要我去用心浇灌,才能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

我自认为是一个平和而温柔的人。或许有人会觉得我自夸,但我并不觉得羞耻。

因为我深知,与人交往,保持适当的距离,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我害怕辜负别人的期望,也害怕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泰戈尔曾说:“深情是我痛苦的根源,但我宁愿选择深情。”

我深情地审视着自己的内心,关切着自己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够时刻保持清醒,不偏执,不刻板,做一个真实而自由的自己。

我不愿与自己的灵魂失去连接,我习惯于将内心的想法深情地表达出来,与内心的那个自己一见钟情。

荣格说:“所谓的一见钟情,其实是爱上另外一个自己!”

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就是那个与自己灵魂契合的伴侣,而那个人,或许就藏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

这里,是我为自己创造的精神世界,是自我救赎的慈悲,是启迪智慧的正念。

在这个世界里,我拥有独立的思考和清醒的认知,同时也拥有接纳自我的深情。

我时常谈论慈悲,却并非宣扬正统的修行之道,而只是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世间万事,行善行恶,皆有执念。有时,我们自以为在做好事,却反而适得其反,甚至害了别人。

六祖惠能曾说:“一切善恶,都莫思量”。

人生之路,从生活到修行,再从修行回归生活,爱源于善心,而善心又源于深情。

世事纷繁复杂,难以思量,又何必执着于细枝末节?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那么,他还会是一个普通人吗?或许,我们这些普通人,正是因为拥有觉恶向善的深情,才能在法情两善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藏着深情,能照见另一个自己

或许我的想法有些光怪陆离,或许我对深情的理解并不完全正确。但我相信,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果我的观点对您有所启发,我感到荣幸;如果我的观点有误,也请您一笑置之。

对我而言,深情是我的本性,我将用我的心、我的笔、我的口舌,将这份深情传递出去,不造作,不执着,顺其自然。

对别人的深情,或许会带来痛苦,但对自己的深情,却是一种快乐。

我注重自我内修,与他人无关。但我相信,这份深情并非障碍,也并非粗糙。

知遇自己,款款柔情,即使身处尘世,未能完全清净,也不作下流之事。修身养性,即使不见如来,也是一种修行。缘善生活,自净己心,我为何不可深情呢?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与君共勉!

0 阅读:5

小宸的茶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