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年年绿,故人何时归?清明节,一张纸写不尽的思念之情!

隐书读 2025-04-04 14:50:40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用“雨纷纷”“欲断魂”等词,描绘出清明时节的凄凉氛围,表达出诗人对逝去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与哀伤。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诗中描绘了清明寒食时野外扫墓的场景,乌啼鹊噪、纸钱飞舞、古墓累累,营造出凄凉悲惨的氛围,道尽生死离别的苦痛。

清明日对酒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此诗通过描写清明祭扫的场景,纸灰如蝶、血泪似鹃,对比日落时坟场的荒凉与归家后儿女的欢笑,感慨人生无常,也流露出对逝者的思念。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诗人身处京城,在清明时节触景生情,内心忧愁思念。诗中以乐景写哀情,用城外的美景反衬自己在空堂中回忆往昔的孤独与惆怅。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首诗先写清明时游子出城寻春的热闹场景,后写日暮人散后的宁静,以热闹与静谧的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繁华过后的落寞,含蓄地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长安清明

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身处晚唐的韦庄,看到长安城历经战乱后,人们依旧赏春闹春,透过“升平”的假象,抒发了对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失望,饱含着对往昔岁月的思念。

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诗人在去上坟的路上,看到野草春风吹又生、新阡旧路的变化,以及清明后梨花的生长,用一个“愁”字,表达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诗人在清明时节,因多病而在寒食节感到孤寂,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思念起故乡和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牵挂。

清明——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诗人在清明时节,没有花酒助兴,独自一人过着清淡寡欢的日子,感到分外凄清寂寥,只能以读书为伴,在孤独中思念着过往的时光和可能存在的故人。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诗中以桃李盛开的欢笑与野田荒冢的凄凉作对比,表达出对逝者的哀愁,同时通过对贤愚的思考,悟透生死,看穿世事,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逝去之人的思念。

文 隐溪书社

素材来自网络及古典文学集

图 有由AI生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