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近期计划投资55亿给享界,用于开发3款新车型,这一消息一出,就引发了广泛关注。不过有人却把北汽的这55亿投资,看成了是对享界汽车的“自救”行为,给出的理由是:享界卖不动,享界S9月销才千台。
享界卖不动,所以再投55亿开发3款新车拉动销量?这难道是北汽的“自救”之举?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事背后的真相!
先说它的销量到底好不好?
事实上享界S9一出来,就成了40万以上纯电轿车里的明星。不过,因为月销量1-2000,数字没有问界M9或者智界R7那么亮眼,至今还有人说它销量不高。但是,这么说的人,往往看的只是数字,并不综合来看是什么车型、是什么类别。
看销量,享界S9自从去年9月上市至今年1月份,其每月销量分别:2163辆、1982辆、1058辆、1192辆、1701辆,意味着其月销平均也就1000多台。
这看起来确实不多,但你知道吗?40万以上的纯电轿车市场,本来就是个小众赛道。特斯拉Model S月销500台,蔚来ET7月销800-1200台,享界S9已经稳坐细分市场第一!享界S9,连续14周蝉联40万以上纯电轿车销量榜首!
从对比的数据来看,这哪是“卖不动”,分明是“卖爆了”!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人觉得它销量不高?其实,很多人是把4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和其余主流市场搞混了。月均1000多台在高端市场,已经是天花板级别!
再论55亿投资是否是“自救”?
说北汽的55亿投资,真的是因为S9销量低才“自救”吗?大错特错!汽车行业新车型开发周期至少3-5年,这3款新车早就立项了,根本不是临时起意。你看它的计划,项目一已经进入生产成熟阶段,项目二、三也在工程开发中。
这说明什么?北汽和华为早就规划好了,这是战略布局,不是临时补救!
而且第一段我们也说,享界S9的销量是40万以上纯电轿车领域里的NO.1了,没人比它卖得好。所以,根本不存在“卖不动,需要自救”的这件事。而是,享界汽车想更上一层楼,铺开产品线而已。
或许有人认为纯电不好卖,所以人家才推出增程版,以便推动享界汽车卖得好。事实上,你不知道的是:增程技术在中国市场到底有多火?以理想L9为例,月销3万台,靠的就是“无续航焦虑”这一优势!
享界S9推出增程版,不是为了救销量,而是为了覆盖更多用户——比如那些需要长途出行的商务人士。S9增程版一出,那享界S9的销量天花板,可能还要再往上冲一冲!
在我看来,北汽的55亿投资,真正的意义是北汽和华为在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的深度绑定!华为提供智能化技术,北汽负责制造,双方合力打造一个高端品牌矩阵。
也许,这3款新车是SUV、轿跑,甚至是更豪华的旗舰车型。北汽的目标不是救一款车,而是抢占未来5-10年的智能化高端市场!
所以,享界S9销量不高?不,它已经是细分市场的王者!北汽55亿投资是自救?不,这是对未来市场的战略进攻!智能化高端车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享界的动作,恰恰显示了它的野心和实力。
只要跟汽车手机相关的都有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