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fe52e16bb343211f41c77aa7bc1358.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b3647799c90b290814850b72da3a26d.gif)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超过3.3亿,而不当的运动方式,可能成为心脏健康的“隐形杀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789d747e87ec7189b13123c97d51f0.jpg)
错误的运动方式不仅无法增强体质,反而会让心脏承受过大的压力,甚至导致心脏损伤。以下六种运动,若方式不当或频繁进行,可能会对心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务必警惕。
1. 长时间高强度耐力运动长跑、马拉松、铁人三项等高强度耐力运动,虽然被认为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但过度进行可能适得其反。
《欧洲心脏杂志》曾发表研究指出,过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心脏纤维化,增加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5210a5e5f04c628a3f9c190d8d951a.jpg)
美国梅奥诊所心脏病专家詹姆斯·奥基夫博士在《梅奥诊所学报》上指出,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可能会导致心脏结构变化,诱发心房颤动,甚至增加心衰风险。
因此,每周进行适量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更有利于心脏健康,而不是一味追求极端耐力。
2. 过度憋气的力量训练在健身房里,许多人习惯憋住呼吸举起重物,这种做法可能引发“瓦尔萨尔瓦动作”,即屏气用力,使胸腔压力急剧上升,导致血压飙升,增加心脏负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e10350866a680c8e4f15435dd985f6.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专家王建安教授表示,憋气用力可能导致短暂的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特别是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史的人,甚至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或心脏骤停。
因此,力量训练时应避免屏气,保持均匀呼吸,采取适当的负重和节奏。
3. 极端寒冷或酷热环境下的运动冬季晨跑或夏季高温下剧烈运动,都会给心脏带来极大挑战。寒冷环境下,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研究指出,低温环境可能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而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76db2e9bd2dd6bedf17ba22b5a3523.jpg)
专家建议,冬季运动应在气温较高的时间段进行,充分热身,避免冷空气刺激心脏;夏季运动则应避开高温时段,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4. 突然剧烈运动久坐不动后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心脏难以适应剧烈的血流变化,容易引发急性心脏事件。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表明,久坐人群如果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心脏病风险会飙升近3倍。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专家霍勇教授强调,运动应循序渐进,尤其是中老年人或长期不运动的人,应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避免心脏超负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a407b4c593242dc472c490f16b145d.jpg)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因其高效燃脂而备受推崇,但对于心血管系统而言,过量的HIIT可能是“双刃剑”。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研究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可能导致心脏过度负荷,增加心律失常和心肌损伤的风险。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专家张宇清教授指出,HIIT虽然有益,但并非人人适合,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脏病史的人群,应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长,避免因过度训练引发心脏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e673c3738e33e37b83b9ccf36e1a03e.jpg)
饭后血液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若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美国生理学杂志》研究发现,饭后剧烈运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甚至诱发心肌缺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专家沈卫峰教授建议,饭后至少间隔1小时再进行运动,选择轻度活动如散步,以促进消化并减少心脏负担。
科学运动,保护心脏运动虽好,但方式不当可能会给心脏带来严重威胁。合理的运动方式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年龄、体能水平进行调整。建议:
·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慢跑、跳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b95151cf993105e36928e269851827.jpg)
· 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 保持均匀呼吸,避免憋气用力。
· 注意环境因素,避免极端气温下运动。
· 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一旦受损,后果严重。科学运动,才能真正强健心脏,而不是让运动成为健康隐患。
参考资料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中国医学科学院
2. 《欧洲心脏杂志》,2019年发表关于耐力运动与心脏纤维化的研究
3.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关于久坐后突然剧烈运动的心脏风险研究
4.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关于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心脏影响的研究
5. 《美国生理学杂志》,关于饭后剧烈运动对心脏影响的研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