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长国道G219国道线上最美的驿站,马关,这个位于云南边陲的静谧之地,山川壮美、风光旖旎。
人们来到马关,看见这里深厚的文化和历史,也贴近自然,感受那一份追寻许久的宁静……越来越多的旅行者,选择住进马关,过上旅居生活。
旅居马关,感受田园山水生活
在距离县城约40公里的大栗树乡腊科村,贵州来的娄玉珍已经开办“腊科·山隐”民宿快两年,而让她决心在这里开一家民宿的理由,只是因为两年前跟好姐妹来此参加了一次当地的“民歌会”。
(腊科·山隐民宿)
这个不到10个房间的民宿,也先后接待了来自北京、广州、上海、湖南、青岛等全国各地的游客,大家高高兴兴来,也开开心心在这里生活,好吃、好玩一段时间,又带着幸福的喜悦离开。
腊科村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彝族村寨,目前仍保留着部分清末、民国时期的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正是这样一处古朴、宁静之地,吸引着游人,抖音平台拥有超100万粉丝的博主来过之后,感叹“不想走了”。也正因娄玉珍这样踏实肯干的民宿老板,让腊科村的声名鹊起,变得顺理成章。未来,腊科村也将依托相关政策的支持,成为马关县构建“G219国道线上最美驿站”重要的一环。
(马洒村)
马白镇马洒村,离马关县城只有6公里,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村落有超过400年的历史,是马关县最大的壮族聚居村寨;这里盘山环水,四面青翠,古木参天,“千亩草场、万亩森林”是马洒的可爱模样;“雾缦云山”索道连接着上述这“百”“千”“万”的自然天成。
(马洒森林步道)
(万亩森林)
马洒村像是天然的绿色屏障,隔绝了城市的喧嚣与吵闹,在这里,人们尽可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镇长陈亚银借助互联网平台,让人们认识马洒、来到马洒。马洒村祭龙、花饭节等民俗节庆活动,每年都吸引数万名游客到此,未来这里也将把康养、壮族医药、体育赛事、景区旅游服务相结合,为旅居马关贡献十足力量。
(阿雅帆船露营地)
(大栗树乡大倮者村油菜花开时)
(大吉厂云海景象,图源:马关发布)
(潺水岩瀑布)
此外,城子山沿路有美丽的果园,登高望远可俯瞰县城全貌;马鞍山的湖光山色是休闲、露营烧烤的绝佳之所,占地25亩的“阿雅帆船露营地”,融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和休闲娱乐等为一体;龙树脚村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古林善乡大吉厂壮观的云海,披着光泽,气势磅礴;潺水岩壮观的千米飞瀑,水流如丝如缕、如银河泻地,水声隆隆谱写出大自然的华美乐章。
旅居马关,探寻历史人文风情
(马关民族服饰文化节,图源:马关发布)
马关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兜阳节、花山节,传递着马关人民的热情、活力。同时,处于国境线上的马关,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拥有了深厚的“边关文化”。
(新老国门)
都龙镇的茅坪村,距离县城约40公里。始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的“茅坪国门”就位于茅坪村委会南面1公里处,这也是中越边境云南段唯一存留的石砌国门,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边贸互市街)
(民族服饰特色鲜明)
在镇子的“中越互市街”,汇聚了各色马关美食和两地民族服饰,在这个一公里长的集市上,人们可以采买到各种精美的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
(罗家坪村)
(罗家坪山顶主峰日落景象)
此外,以罗家坪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村寨,已经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目的地;马关古林箐有历史悠久的“盐马古道”,沿途许多古朴的村落、丰富的植被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百年滇越铁路也从马关驶过;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龙半坡、石丫口碉楼”也依旧置于巍峨山巅,见证一方岁月的交替和历史的变迁。
旅居马关,解锁特色地道美食
(八寨铜锅宴)
马关辖区内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傣、布依等11个民族,各民族间友好交往,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构成了马关舌尖上的美味。
壮族花米饭的五颜六色,是植物染料浸泡白糯米染制而成,软糯可口,带着植物的清香,尝一口,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腊科火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年腊月,当地人将宰杀好的年猪,卸下四腿,用盐腌制后,均匀地在火腿上涂抹配料,再长期烟熏火烤,才形成了腊科火腿特殊的风味。
荞粑粑,是八寨最地道的小吃,用当地苦荞磨制而成的苦荞粑粑,营养丰富,滋味可口。
(凉鸡)
(玉米饵块)
(拉基豆豉)
此外,马关的八寨铜锅宴、拉基豆豉、凉鸡、玉米饵块等美味,都已成为游人来到马关的“必吃美食”。
(罗家坪主峰)
绿树山林、飞瀑溪水、山村田园,构建起马关县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历史遗迹、文化遗产、多民族的历史交融孕育出这里丰富的特色美食文化。旅居马关的生活,便是这样处处充满美好。
记者 杨振 文
郭磊锡 江蕊先 图
黄明耀 视频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