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深夜,成都的寒风裹挟着细雪。
50岁的演员高亮突感不适,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护车的呼啸声划破寂静,但紧急抢救未能留住这位“黄金配角”的生命。
2月13日,家人在高亮的朋友圈发布讣告:“高亮因突发疾病离世,愿他往生极乐。”
知情人士看到这个噩耗,纷纷悼念“亮哥去世!”,搞得不明所以的网友还以为是贾乃亮,贾乃亮看到之后赶紧发了个动态。
而高亮本人生前最后一条微博停留在1月26日。
彼时他晒出《驻站》剧照,配文“大刘不辱使命,肩章见证担当”,评论区里观众还在调侃:“刘所长怎么瘦成竹竿了?” 没人知道,这位在剧中幽默正直的“派出所所长”,会突然离开我们。
高亮是内地知名演员,父亲是国家一级演员高明。
“星二代”也有梦想大家对高明一定不陌生,他参演过许多经典影视作品,演技精湛,生动地塑造过许多人物。
不过知道高亮与高明是父子的人却不多,因为父子俩比较低调。
“我这辈子最怕别人说我是高明的儿子。”2011年《中国地》发布会上,高亮面对镜头苦笑。
剧中他饰演的“三老嘎”,是个操着东北土话的憨厚农民。为贴近角色,他三个月暴晒成黑炭脸,蹲在老乡家炕头学抽旱烟,连指甲缝都藏着泥垢。
导演阎建钢回忆:“他主动要求加戏,说‘三老嘎临死前应该咳嗽到吐出血沫子’,结果真把自己呛出眼泪。”
这份较劲,源于他36年“星二代”的挣扎。
1975年出生的高亮,自幼在父母的影响下喜欢上戏剧。不过,相对于影视表演,还是更喜欢京剧,并且经常跟着别人哼唱京剧。
父亲也支持他,还特意找老师教他京剧,6岁那年,就被父亲高明带上《西安事变》舞台演“小报童”。
不过18岁的他宣布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时,父亲却摔了茶杯:“这行当太苦!你吃不了这碗饭!”
1997年,从军艺毕业的高亮进入总政话剧团,却被现实狠狠击碎幻想。整整三年,他的台词只有“报告首长”“是!保证完成任务”。
这对任何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煎熬。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够站在舞台上演自己喜欢的戏剧,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但是如果这个愿望落空了,就好像整个人都被抽干了一样。
更折磨他的是,生活水平也随之下降,他又比较倔,从来不会开口跟爸妈要钱,每次生活费告急就只能省着点吃。
最窘迫时,他偷偷收集剧组剩饭,用微波炉热了当三餐。某次排练,他因过度饥饿晕倒,醒来时听见导演嘀咕:“高明的儿子就这体力?”
成为知名演员固然需要机遇,但是要摆脱“星二代”的标签,成为一个好演员,更需要努力和机遇。
高亮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没有机遇就创造机遇。
而创造机遇唯一可行的,就是不停努力,只有不停奔跑才能在雨中到达目的地。
转机出现在2008年。
自编自导的话剧《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因题材前卫遭遇撤资,他抵押婚房填补亏空,却在首演前夜被通知“审查未通过”。
妻子记得那晚他蹲在剧场门口,把剧本一页页撕碎吞下:“他说要让自己记住这种疼。”
早年的磨练让他有了一颗强大的心脏,所以即便遭遇挫折和打击,也始终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不管什么角色都是用尽百分之百的全力去演。
2012年,《打狗棍》片场。高明看着儿子饰演的“虾皮”被主角一脚踹飞,十几次重拍后,高亮的肋骨已泛青紫。
收工后,父亲默默递上膏药:“戏是假的,命是真的。”这是父子首次同框,戏里是主仆,戏外是师徒。
这份迟来的理解,让高亮迎来事业转机。
《驻站》导演刘雪松说,拍摄派出所夜戏时,高亮主动要求加演“大刘给女儿视频通话”的桥段。
镜头里,他对着黑屏手机喃喃“爸爸忙完就回家”,转身却抹掉眼泪,这场即兴表演,正是他对自己常年缺席女儿成长的愧疚投射。
可怜“白发人送黑发人”2024年7月,高亮在抖音发布自拍。视频里他双颊凹陷,粉丝惊呼“差点认不出”。
妻子后来透露,彼时他已确诊肝病,却瞒着剧组每天注射营养液坚持拍摄。
在《手术直播间》片场,他因腹痛跪地,却摆手拒绝休息:“这台手术戏要连拍18小时,我不能拖后腿。”
生命的最后半年,他把妻女托付给妹妹高恬:“咱爸心脏不好,别让他知道。”除夕夜全家聚餐时,他给83岁的高明敬酒,手抖得洒了半杯。
父亲打趣“老了端不稳杯”,他却突然抱住老人:“下辈子还做您儿子。”
北京东四环某小区22层,并排三户房门的房子,这是高明买下来给儿女的。
2015年,他耗尽积蓄买下这三套房:“对门给亮亮,隔壁给恬恬,我和老伴住中间。”从此每天清晨,老人挨家敲门送早餐,风雨无阻。高亮女儿回忆:“爷爷总说‘一家人就要门对门,心贴心’。”
而今,对门那扇再未开启的房门,成了83岁老人每日驻足之地。
2月14日清晨,高明如常煮好三碗醪糟汤圆,颤抖着手敲响儿子家门。当儿媳红着眼开门时,老人喃喃:“亮亮昨晚托梦说想吃甜的……”
翻开高亮的履历表,37个配角串联起中国影视剧的流变史。
《地下交通站》里贪吃怕死的胖厨子,被观众做成“保禄饿饿”表情包;《重生之门》中阴鸷的马三,知乎热评“每个眼神都是犯罪心理教科书”;《我和我爸的十七岁》里,他设计的“用保温杯砸自己”桥段,让喜剧有了荒诞现实的重量……
“高亮就像老戏台上的砌末(道具),不抢眼却撑起整场戏的魂。”
如今砌末已逝,唯留戏中人独对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