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墓葬里都有陪葬品,大户人家和皇亲贵族的墓葬陪葬品多且值钱。为了避免被盗墓贼进入墓室毁坏主人的棺椁,陵墓在修建之时就会事先藏入各种金属做的机关暗器。
可墓葬在地下一待就是几百上千年,里面的机关难道不会生锈吗?
古墓里的机关会生锈吗?我们能想到,发明这些机关暗器的古人自然也能想到。并且,他们确实造出了可以保存很久的机关。
我们能想到的机关暗器,大多是刀、剑、箭之类的,触碰到机关后,这些锋利的武器便会瞬间弹出,刺死、刺伤闯入者。
但这些机关是一次性的,放出便没了,下次又有盗墓贼进来怎么办呢?何况,这些金属机关要是腐蚀了,连放出来都是问题。
因此聪明的古人放在墓室中当做重要机关的,是不带金属的物品。比如火,毒气、毒液,还有各种陷阱。
秦皇陵中的水银让人望而却步比如秦始皇的陵墓里就机关重重。据史料记载,秦皇陵中有弓弩,能射死从墓道经过的闯入者。这不算什么,再强的弓弩都会腐蚀,秦皇陵中最可怕的当属水银。
在现代化学元素里,水银对应的元素是汞,元素符号Hg,具有强烈神经毒性,不管是它的单质还是化合物,都会造成人慢性中毒。
西方化学史首次发现水银是在埃及古墓中,但其实依照历史考证时间,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率先制得了大量的水银,并将它们应用于各处。
而彼时秦始皇舍不得他的江山,希望死后还能坐拥天下,便在陵墓中修了江河、大海,灌入水银当活水。
水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地宫里没有空气,水银不易蒸发,有人胆敢闯进去,必死无疑。于是,弓弩刀剑成了陵墓中的杀伤性武器,水银则是永久性防御武器。
作为永久性防御武器,要的不是锋利或出手速度快,而是要简单适用。
而除了水银这种沾上便逃不掉的极简性武器,类似的还有流沙和踩踏式陷阱。
流沙及踩踏式陷阱我们见过沙漠中的流沙,和丛林中的沼泽,这些陷阱表面看不出异样,可人一旦陷入便拽不出来。
古人将细沙炒干,让它不带一丁点水分,然后填入墓室中。细沙可以保持墓室环境干燥,当盗墓贼打盗洞钻进来时,这种流动性极好的细沙便会倾泻而下,直接将盗墓贼活埋,同时将盗洞堵住,随便再怎么挖都无济于事。
由于方法简单成本低,很多大型陵墓都用流沙做陷阱。据史料记载,汉昭帝的平陵中就灌了几万车的流沙。
还有种常见的陷阱是,踩踏式陷阱,通常安置在关键的通道上。地面挖一个又宽又深的坑,坑底铺上尖锐的刺,人掉下去就会被刺穿身体,根本没有爬出来的可能。
但这种陷阱表面的踏板踩完之后能不能恢复继续使用,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在封闭幽暗的墓室中,有这么几个大型的深坑存在,本来就是对盗墓贼的一种威胁。
毒气防御接下来是毒气,古代虽没有化学合成的毒气,但水银蒸发的水蒸气是天然的毒气。
主墓室里灌入水银,或者棺椁里灌入水银,一是能起到防腐的作用,二是当盗墓贼进入主墓室或打开棺椁时,能瞬间吸入大量毒气,当场就能昏迷。昏迷后再在这样的环境中躺上大半天,吸入更多的毒气后,慢慢死亡。
所以,考古人员在进入一座古墓时,都要穿好防毒服装,不敢擅入。
关于用火来做机关,古人更加聪明。古代没有电,照明只能点火,而如果在盗墓贼点燃火把或火石的时候,碰到沼气,便会爆炸。古代没有收集沼气再运走的方法,但聚集沼气是最不需要费神的。
古代有殉葬制,只要大量的尸体聚在一个空间内腐烂,时间一长空间里便满满的全是沼气。
现代盗墓题材的影视剧或小说中,盗墓贼在打好盗洞后,会先让空气流通一段时间,吊一些小动物下去试探,确定里面的空气没问题,才会下去。
最简单粗暴的封门法至于古墓封门法,最为常见的防盗墓方式是封门石和顶门器。主人下葬后,抬棺的人出来便会启动机关,让几吨重的巨石滚下顶住墓门。或者在墓门关上后,门后的顶门器自动放下也能将墓门顶死。
这些都是有效的防盗方法,民国初期孙殿英盗清东陵的时候,挖掘工作相当困难,于是他拉了几车炸药来才将陵墓炸开。
根据这些防盗墓的机关,现代小说还衍生出了连环翻版的陷阱。这种踏板人踩翻了之后能翻回来,让下一个继续踩上去中计。甚至只要踩错一块,后面的便都是错误的踏板。
据说我国古代有墨家机关术,设计之精良巧妙。但发掘了这么多的帝王陵,也没见过哪座陵墓中配备了机关术,可见这种说法大概率不存在。但简单的毒气、火、流沙、封门石等防盗墓方法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