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再次力挺董明珠?曾经当过兵的人告诉你:安全底线不能丢!

绪闻世界 2025-04-30 08:31:38

前些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力挺董明珠,但是这两天,我看到董明珠的事还在发酵,所以今天,我忍不住想再次发声力挺董明珠。

首先,我亮明立场,我不歧视海归,但我更挺董明珠。最近董明珠一句“不招海归”被骂上热搜,很多人直接给她扣上“歧视人才”的帽子。但作为一个长期受过部队教育的人来说,我今天必须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董明珠没错!先声明,我从不否定海归的价值,相反我认为海归大多是人才,并且都比我强,至少他们的见识比我宽广,外语比我说的好,思维比我更敏捷。但一码归一码——董明珠作为企业掌舵人,选择用谁不用谁,背后是血的教训,不是键盘侠的“政治正确”能懂的。

其次,我想从军人视角谈谈这个问题,我认为安全红线就是国家的生命线。如果说董明珠这句话就有所谓的“就业歧视”,我是不同意的。我举个例子,参军在我们国家既是广大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广大青年的权利,因为在我们国家,参军是一种荣誉。以前我们是不允许海归派参军的,那些能参军的海归派,都是特招入伍。现在虽然没有禁止海归派参军,但是政审一关是很难通过的,因为没有谁能证明他在国外这几年是否清白,公安派出所是无法证明的。这不是歧视他们,而是军队的特殊使命使然,是国家安全必须守住的门槛。同理,董明珠的格力手握空调压缩机核心技术,全球市场份额占40%。2023年海归工程师泄密就导致格力损失2亿元订单。换你是老板,敢拿命根子赌人性吗?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血的教训,商战比谍战更残酷。董明珠说过:“格力被挖走一个团队,三个月后对手就出了同款产品。”2023年长三角某新能源企业,海归高管离职时带走燃料电池专利,转头卖给德国公司。法院判赔1.2亿,但核心技术泄露已成定局。

第四点,我认为不应该对董明珠的话断章取义,因为董明珠从没说过“海归就是间谍”。现在网上带节奏简直是飞了,把董明珠简化成“反智老板”。但看看原话,董明珠是这样说的,“不是不用海归,是要审慎考察背景”。这有毛病吗?大家想想华为怎么做的,任正非女儿孟晚舟就是加拿大留学背景,但华为对外籍员工的研发权限分级管理非常严格。比如华为芯片部门核心实验室,连保洁阿姨都要调查三代。说白了,董明珠反对的不是海归,而是防患于未然。一些喷子们总爱说“国际化大企业就该开放包容”,但请你们睁开眼睛看看外国是怎么做的。苹果公司印度研发中心禁止员工携带电子设备入内,连手表都要换成机械款;三星半导体实验室实行“双人监督制”,上厕所都得同事盯着代码页面。这些规章制度如果换到中国老板身上,是不是又要被某些人骂疯?

董明珠不过是做了所有企业家该做的事。2024年《数据安全法》升级后,连普通制造业都要按军工标准管理保密体系。时代变了,安全成本早已是企业生存的必选项,不是加分项。

所以,我支持海归施展才华,但更支持企业守住命门。当某些人拿着“歧视就业”的大棒乱挥乱骂时,别忘了,美国禁止中国留学生参与14项核心技术研究,说这叫“国家安全”。欧洲审查我们中国企业收购时要求公开算法源码,说这叫“合规审查”。怎么轮到我们中国企业家提高警惕,就成了“闭关锁国”呢?

董明珠的“不招海归”从来不是针对群体,而是抵御安全风险的一道防火墙。某些人与其在网上当道德判官,不如想想,如果你的公司被挖空核心技术,那些键盘侠会替你养员工吗?会帮你付违约金吗?

安全底线,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所以,我再次力挺董明珠!

2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5-04-30 19:00

    董明珠说的非常正确,点赞!

绪闻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