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现在找工作难,是什么造成的呢?或许因为经济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过程出现的问题,我们知道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是接受书本知识的教育,跟西方国家欧美的教育差别太大。甚至培养出的人才除了会读书,别的什么都不会,动手能力差,本来是很大一部分学生通过动手来改变自己的人生的,但是我们很多的行业,学习的专业都是动脑,也就是说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的优越很多。
而且现在我们教育过程当中,为了中考高考,不停的内卷,内卷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毕业就失业。当然了,正常的观点认为通过职业教育走向社会,会马上就业,但是大家想想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的收入相比教师,公务员,医生,无论是地位上还是收入上都低很多,哪怕是这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也不甘心在社会的最基层。
要想改变存在的问题,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提高职业人才的收入和福利,比如说职业教育的学生他们毕业是1万元,那么公务员的工资是5000元。我们的职业教育才能受到重视,才能像日本和德国一样,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和技能人才。什么时候我们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内卷,我们国家会大有希望。
而且我们的教育过程教学过程当中,很多的知识是以后用不到的,大部分死记硬背,疯狂的刷题,培养不出什么创造能力。那么在这种教育过程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是浪费了大量的精力,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了学生的青春。
我们不缺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太多的文科类的专家,也不缺在办公室里看报纸聊天的所谓的那些人员,同时更不缺那些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天天把自己搞得假装很忙的样子,并且拿着高福利的人。
未来的制造业转型确实需要高端的人才,我们的教育不能初中分流,而是进行高中分流。实践中发现高考结束之后,考上了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之后,他们会非常的兴奋和激动。而如果是一个初中毕业生考上了中职学校,那会被认为是垃圾,社会的渣滓。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比中等职业教育高了不是一个档次的问题,是提高了自身的地位的问题,形象的问题。为什么不进行高中分流呢?我们要进行发展高端制造业,初中毕业进行职业教育完全不适应端制造业的要求,所以进行高中分流势在必行,为什么很多人反对初中分流,为什么不去改变呢?
有些人有些专家认为德国的分流比较早,小学就开始分流,但是你想想我们有德国的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尊重吗?我们没有,不要生搬硬套德国,如果我们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对职业教育的尊重,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因为我们是一种封建式的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氛围。这一点不同于德国。所以根据我们国家实际情况出发,让孩子高中之后反流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