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老中医说:多动症,其实是丢了“心魄”,魂归则安

乖乖评养好的 2025-01-12 21:44:38

小时候常常就跟在爷爷后边侍诊,每天不是在医馆给患者看诊,就是在抓药熬药。

那时候通过义诊,我见到了更多患者,但让我最有心得体会的还是学术会议。爷爷年轻时结识过一位忘年交,那次的学术交流会,我终于见到了那位忘年交,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教授。会议上,大家都在畅所欲言自己治病的思路,我听的入了迷,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教授说:多动症,其实是丢了“心魄”魂归则安,后来经验越多,越能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说个案例吧

7岁小男孩,幼儿园时老师就发现这个孩子和别的小孩不一样,根本坐不住,做游戏不听指令,经常推别的小朋友,抢东西、撕书本等等。

家长一直也很头疼,孩子小不想让他吃西药,只是寄希望于孩子大点就能好。

但是上了小学以后,并没有好转迹象,上课没纪律,大声说话,甚至随意走动;

经常与同学打架,被投诉、被叫家长是家常便饭,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

家长找到我,说不指望孩子成绩如何,只要能在课堂上安静会下就好。

刻诊:多动多语,神志不守,咳痰,注意力无法集中,容易恼怒,脾气暴躁,出汗多,小便色黄,大便偏干,舌质红,舌黄厚,脉细无力。

于是,针对孩子情况开出方子:干地黄、淮山、萸肉、丹皮8克、知母、黄柏6克、龟板、麦冬等。

滋养肝肾,降火潜阳,安神定志。

并且跟家长说:

要想孩子好起来,家庭训练也不能落下,要多给孩子鼓励教育,多沟通,可以给孩子发布单一指令,并且监督他完成,完成之后可以奖励一个小牌牌,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完成他一个愿望。

结果怎么样呢?

患儿服用21天后,多动、暴脾气有所减轻;

坚持调理3个月后,注意力较以前集中,上课能够坚持听讲,不随意走动;

一共调理6个月,现在情绪也比较平稳了,能按时完成作业,和之前判若两人。

为什么说多动症是丢了“心魂”呢?

中医讲,肝藏魂,这个患儿舌红 苔黄腻而厚,正是属于肝旺有痰湿化热之象。

痰热内盛,阻滞气机,蒙蔽清窍,失了心魄,心神不安故患儿多表现为情结不稳,神思涣散、冲动任性,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这些都是肝不藏魂的主要表现。

这个时候,想要解决问题就需要:清热化痰,滋养肝肾,安定心魄。

把身体气机打通,把痰浊化掉,把郁热散掉,从而让心窍不受痰热的蒙蔽,找回失去的“心神”,患儿才能做事学习集中注意力,恢复正常状态。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