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姜文英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革东镇人,她从小就跟着姥姥和母亲学习苗族剪纸,卖剪纸谋生。30多年过去了,她已经声名远播,成为苗族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为大陆认证的”民间工艺大师“之一,并带领当地40名绣娘创业致富,年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
苗族剪纸俗称“花纸”、“剪花”、绣花纸“,苗语称“西给港”、”西给榜”,意为“动物剪纸”和“花卉剪纸”。剑河苗族剪纸不同于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窗花剪纸,其主要用途是作为苗族服饰刺绣纹样稿。苗族妇女穿著的彩衣、花鞋上面的栩栩如生的花草鸟虫的刺绣,都是根据剪纸的样式来的,因此苗族妇女不只会刺绣,对剪纸也都相当熟稔。
姜文英说,我们在家乡当地有专门的剪纸贩售,样式是根据绣娘的需求设计,首先在表皮纸上构图,图样画好后,约6至8张用纸钉装钉一起,然后开始剪,剪完后一层层的撕开,镶在布上做刺绣,成为穿著服饰的一部分。苗族剪纸和刺绣如同双生姊妹,有著密切不可分的关系。2008年苗族剪纸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姜文英就是其中的传承人之一。
姜文英说,小时候家里穷,我们做剪纸都是为了生活。我8岁那年,家里起新木房,没有钱卖瓦,父亲就和卖瓦的老板借了一些瓦,打算把猪卖了以后再还钱。没想到猪得病死了,还不了债。没办法,我的姥姥和母亲只好去卖剪纸,背着、拉着我们几个年幼的孩子,走村串寨去卖,卖了有一个多星期,最后卖得满满一袋五分硬币,就用这个钱偿还了买瓦的债。
姜文英说,小时候每逢赶集,我母亲总把剪纸放在一个大篮子里,拿去集市上卖。回来后,篮子里总装满了好多好吃的。那时我年纪小,分辨不清,总去要那篮子。后来我母亲常对我说,你现在做剪纸是从小就命中注定了,因为那时候你就只想要那篮子不要其他东西。我兄弟姊妹多,都跟母亲学过剪纸,但只有我一个人坚持下来的,其他人都丢了剪纸,干其他挣钱的活路去了。
12岁那年,姜文英独立完成了她的第一幅剪纸作品《姜央射日月》,受到当时州文学艺术研究所、《民族民间艺术瑰宝:苗族剪纸》一书作者——钟涛的赞赏。这一鼓励给予她莫大的信心,从此她热爱上了剪纸艺术。
成了家以后,为了生活,姜文英拼命做剪纸。夏天蚊子多,就等孩子睡着后,躲在蚊帐里剪,剪完以后就拿去卖。当时,她母亲在集市上摆了个剪纸摊。她的剪纸就放在母亲剪纸摊的一角上,但由于母亲名气比较大,买母亲作品的人多,姜文英的几乎没人问,一天下来只卖了2块5毛钱。姜文英很不服气,就自己去租了个摊,全摆自己的剪纸,没想到一天卖下来,比母亲一天的收入还多。
自从国家重视民间艺术传承以后,姜文英的生活大大改善,凭着这门手艺基本可以衣食无忧。但她没有忘记其他姐妹,2013年,在当地政府帮助支持下,姜文英花10万元注册了小微企业——剑河县苗族剪纸艺术苑,与40余名绣娘联手创业,带动了周边群众200多人就业,有不少还是贫困户。
2015年6月,姜文英的剑河县苗族剪纸艺术苑与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只要订单一来,姜文英先剪出花纹样板,然后交给绣娘依样刺绣,完成订单。除了接订单,她们也把产品放到集市上去卖,甚至拿去参加有关展览活动。卖掉的产品收入,都是和绣娘合理分配。
姜文英她们的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最后还卖到了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每年的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
姜文英随身携带着一个盒子,这里面装的都是她这么多年来剪纸用过的剪刀,算是她的工具箱。这盒子小而巧,里面整整齐齐放满“张小泉”牌剪纸刀。由于长期使用,大多数剪刀柄都被磨得锃亮发光。其中有几把,刃口带锈,显然是陈旧的剪刀。姜文英说:“这些都是用了几十年的老剪刀,现在虽然不大用,但舍不得丢。”
姜文英一直珍藏着一本厚厚的剪纸作品集,锁在柜子里。这些剪纸虽已泛黄,但张张精巧、细腻,展现出剪纸人的精湛技艺。她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很宝贵!“
姜文英说,由于实际用途及文化价值上的不同,苗族剪纸的艺术价值在剪纸界里可谓”天价“。她也曾参考、借鉴过许多地区的剪纸样式,但最终仍觉得风格与苗族剪纸差异太大,从而回归到苗族传统的创作方式上来。姜文英说,希望苗族剪纸艺术能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剪纸传习所传承下去,让苗族剪纸技艺一代一代传下去。
姜文英说,苗族人民把历史的记忆透过剪纸和刺绣艺术,化作一件件美丽多彩的服饰。这种文化底蕴和份量让身为传承人的她深感自豪。30多年来,她一直用这种自豪坚持下来,才剪出了今天的成就,剪出了苗族妇女的幸福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