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我想回印度了,我没有想到在中国的生活是这样的,我现在后悔了。”
希玛的话如同惊雷,在建豪耳边炸响。
这个来自印度的高种姓姑娘,为了爱情,放弃了百万年薪的工作,远嫁中国。
是什么让她说出如此令人心碎的话语?
他们的跨国婚姻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故事要从建豪的少年时代说起。
出生在中国小县城的他,父母忙于生意,童年大部分时间在奶奶和小舅家度过。
这种缺乏陪伴的生活让他格外渴望爱与关怀,也养成了他活泼开朗、热爱新鲜事物的性格。
大学时期,充足的生活费让他迷上了旅行,在与天南海北的朋友交往中,他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粹的情感连接。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一位外国记者翻译,并结识了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大学外教。
外教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他,激发了他学习英语、探索世界的渴望。
18岁那年,建豪考入东北一所大学的英语专业。
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外贸公司工作。
由于公司地处偏远,他独自居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里。
工作期间,他与一位印度同事希玛相识。
初次见面,希玛温文尔雅的谈吐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给建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彻底颠覆了他对印度人的刻板印象。
随着接触的增多,两人逐渐熟络起来。
一次加班后,建豪邀请希玛一起到县城游玩,两人在晚餐和交谈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建豪了解到,希玛来自印度高种姓家庭,父亲是一位商人,但对希玛和她的母亲鲜有关心。
希玛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渐渐地,两人加班后一起吃饭成了习惯,感情也逐渐升温。
尽管印度人对牛有着特殊的感情,希玛仍然默默陪伴着建豪吃他最爱的牛肉面。
节假日,两人互赠礼物,分享彼此的故事。
希玛的善良和对小动物的怜悯之心,让建豪更加珍惜她。
后来,建豪换工作去了大城市,希玛也回到印度,接受了一份百万年薪的工作。
两人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异地恋。
这三年里,他们的感情经历了重重考验。
疫情期间,希玛在印度感染了新冠,独自隔离,让建豪十分担忧。
幸运的是,希玛最终康复,这段经历也让他们的感情更加牢固。
三年后,建豪向希玛求婚,希玛答应了,并为了他放弃了高薪工作,来到中国。
双方家长对这桩婚事都表示祝福。
他们在中国举办了一场中式婚礼,随后又在印度举行了一场传统婚礼。
希玛的父亲虽然很少关心她,但在女儿出嫁时,仍然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包括价值五十万的黄金。
六年的爱情长跑,让建豪和希玛早已度过了磨合期。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
一次和朋友聚餐后,希玛的一番话却打破了平静。
“老公,我想回印度了,我没有想到在中国的生活是这样的,我现在后悔了。”
建豪这才意识到,希玛在中国的生活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
她对远在印度的母亲充满了担忧,尤其是在母亲年迈体弱、兄弟姐妹都已成家立业的情况下。
建豪理解希玛的思乡之情,也明白她对母亲的牵挂。
他安慰希玛,表示理解她的感受,并承诺会一起克服困难。
他知道,跨国婚姻需要更多的理解、包容和沟通。
他相信,只要两人心中有爱,就能克服一切挑战。
他们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跨国婚姻的思考:爱情能否跨越国界和文化差异?
为了爱情放弃事业值得吗?
如何在婚姻中平衡亲情和爱情?
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