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怒斥肖全夫:你连我的命令都不听,肖:谁才是前线指挥员?

史说新读 2023-03-23 19:42:28

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矛盾越来越深,边界时常发生纠纷。1965年,珍宝岛成为中苏边界纠纷的重点,双方士兵都坚称这个岛屿是属于自己国家的,禁止对方巡逻兵上岛。为了捍卫主权,双方士兵从最初的口角,逐渐发展为棍棒相向。

1969年1月23日,苏军将我国9名士兵打成重伤,20多人打成轻伤。情节极其恶劣,我军派出时任沈阳军区参谋长的肖全夫全权指挥此次战斗。

3月13日,肖全夫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汇报给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苏军派出3辆坦克,正向我方的江汊子开进!”陈锡联当即下令:“给我打!”谁曾想肖全夫却拒绝了,他说:“现在时机不对,不能打。”陈锡联没想到肖全夫会违抗军令,怒斥道:“你现在连我的命令都不听了?我是你的上级!”

肖全夫淡淡地说了句:“谁才是前线指挥员?”说完便将电话挂了。那么肖全夫为何要“违抗军令”?事情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抗美援朝鏖战激,奉命防守三八线

新中国成立后,肖全夫已经成长为解放军第46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了。1952年4月,他被任命为第46军军长,同年6月奉命率部入朝参战。

肖全夫

1952年10月4日,肖全夫率领第46军的战士们抵达朝鲜的肃川以北地区,接替第42军担负平壤到新安洲以西等地的防御作战任务。此时的朝鲜战场,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已经连续发动五次战役,将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附近,并迫使他们和我军进行停战谈判。

然而尽管敌人被我军打退那么多,但他们还是不肯死心,仍叫嚣着要在西海岸重演当年仁川登陆的场景。敌人不断对中朝军队进行侦查和骚扰,并频频实施登陆作战演习,想要凭此获得优势。毫无疑问,这对我军来说只是以卵击石。

肖全夫刚将部队安扎下来,就感受到敌军的嚣张程度,那么他们有多嚣张呢?

这天,两架美机直扑第46军驻扎的地方,炮弹、炸弹纷纷落下。幸好肖全夫等人反应迅速才躲过一劫,但军部管理处处长和三位干部却当场牺牲。

10月底,肖全夫乘车前往第113师第398团驻地查看地形,没想到又遭到敌军的空袭。只见一架敌机俯冲而来,紧接着子弹擦着肖全夫的脸飞过去,一时间血流不止。简单包扎过后,他下令继续前行。

在前往第398驻地的时候,上空不断飞过敌机,还频频向下方投掷炮弹。随行人员担心肖全夫的安全,让他休息一会儿再走,但他却说:“怕死还打什么仗?他们想炸死我?没那么容易!”

从11月初,肖全夫组织全军3600余人投入到构筑西海岸防御工作当中,以准备长期和敌人作战。

1953年1月12日,肖全夫率领战士们接替第40军的防御任务。第46军的防区紧挨板门店的谈判桌,和敌人较量的情况将直接反映到谈判桌上,对谈判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肖全夫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肖全夫刚到防御地区,就立即去勘察地形,了解敌情,拟定和修改作战方案。面对凶狠的敌人,他提出“构筑工事就是战斗,工地就是战场”的口号,动员53个连队6300多人抓紧时间构筑防御工事。经过紧张的施工,令正面防御阵地形成绵密的体系,大大增强了持久作战的基础。

指挥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

1954年2月,从朝鲜战场凯旋归来的肖全夫在组织的安排下,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深造。在3年的学习中,他的成绩向来都是名列前茅的,也因此获得了模范学员的称号。

1957年3月,肖全夫在南京军事学院的学习结束后,重新回到他的老部队第46军当军长,担负起镇守东北边关的重任。1962年2月,肖全夫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副参谋长;1968年升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官兼参谋长。

而在肖全夫24年戍边生涯中,指挥著名的珍宝岛战斗并获得胜利,令他名扬世界。

1968年12月17日,中苏边防兵在珍宝岛发生冲突,苏军用木棍殴打了巡逻中的我国士兵。1969年1月23日,苏军派出数辆装甲运兵车冲到正在珍宝岛巡视的我国士兵面前,要求他们退回去。我国士兵拒绝这一无理要求,一场打斗随之展开。

打斗结束后,双方都有伤员,而我方有9名士兵被打成重伤,20多人轻伤。除此之外,苏军还从我国士兵手中夺走6支冲锋枪,态度极其恶劣!

由于恶性事件频发,黑龙江合江军分区和省军区纷纷向沈阳军区发出紧急电报,请求他们调兵增援。但为了不引起没必要的战斗,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没有下令开打,而是继续加强对珍宝岛的巡逻。他说:“苏军巡逻的时候,你们也要巡逻;他们不巡逻,你们也要巡逻,注意,避免正面冲突。”

然而我军的一再忍让却令苏军格外嚣张。

1969年3月2日上午9点左右,沈阳军区边防部队公司边防站派出两个小组上珍宝岛进行巡逻。当边防站站长孙玉国亲自带领的第一小组,沿着我国境内的冰道渐渐接近珍宝岛的时候,苏军见后立即派出70多人,分别乘坐2辆装甲车、1辆卡车等先我军一部登上珍宝岛,并组织我边防部队登岛巡逻。

9点17分,苏军突然向我巡逻人员开枪,造成6名边防战士牺牲。第一小组怎能眼睁睁看着战友在身边倒下?随即自卫反击。第二小组听见枪声后,当即从侧后方向苏军装甲车发起进攻。经过一个多小时激烈的战斗,苏军被迫撤退,我军成功保卫珍宝岛的主权。

战斗结束后,陈锡联等领导分析:“此次苏军失败,必定会伺机报复,要向珍宝岛增调部队。”因此,他们于3月3日向军委提出进一步加强珍宝岛等地的报告。

这天,陈锡联将肖全夫找来,并说:“军委决定让你担任司令,全权负责前线作战。”陈锡联还向肖全夫交代说:“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你们一定要服从国家的需要,打不打,什么时候打,要打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听党中央和军委的命令,不能擅自做主。”

还没等肖全夫回答,陈锡联又特别强调说:“我们一定要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将战斗控制在乌苏里江主航道我国这一侧,将敌人全部消灭在中国境内!”

肖全夫连忙立正敬礼:“请司令员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保证完成任务!”

不久后,陈锡联到北京参加党的九大筹备工作,并在这里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当两人谈及珍宝岛事件的时候,周恩来问他:“这次你们派谁当前线指挥员。”陈锡联说:“是我们沈阳军区的参谋长肖全夫同志。”

周恩来一听这个名字,笑了,说:“如果是肖全夫的话,那么苏军可是遇上对手了。”陈锡联十分不解,疑惑地看向周恩来,周恩来笑着说: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肖全夫曾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过,还是高材生呢!那时候,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官大多都是苏联人,对苏军那一套,肖全夫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了!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肖全夫拒绝攻打苏军坦克,陈锡联怒斥:连我的话都不听了?

肖全夫将前线指挥所设在离珍宝岛不到10公里的地方,随即冒险进行勘察,并来到距离苏军岗哨仅500多米的209高地前沿视察苏军的情况,做好作战的准备。

3月13日凌晨,肖全夫在209高度前沿地段视察苏军的情况,没想到却看见3辆苏军坦克向我方的江汊子地区开进。肖全夫立即向北京的陈锡联汇报这一情况,陈锡联认为这是苏军发起进攻的征兆,于是下令:“给我打!”

但肖全夫却没有执行陈锡联的命令,因为他看到苏军坦克后面没有步兵,应该只是火力侦察,所以说:“司令员,咱们不能打!”陈锡联十分疑惑地问:“为什么不能打?”

肖全夫解释道:“如果我们现在就下令打的话,那么我们的作战部署就会暴露在敌人面前。”尽管肖全夫说的很有道理,但陈锡联还是有些担心,他说:“你一定要搞清楚现在的情况,不然会犯错误的!”

因为除了陈锡联下令开打外,副总参谋长温玉成在接到肖全夫的报告后,也发出还击的命令。如果肖全夫不打的话,那就是违抗军令,这在当时那种时期下,可是非常严重的。

肖全夫说:“司令员,还请你相信我!”为了全局着想,他豁出去了。陈锡联怒斥道:“我们军人以服从军令为天职,难道你连我的话都不听了?”肖全夫知道陈锡联都是为自己好,但在这种时候,他不得不“反抗”一下,于是便说:“谁是前线指挥员?”说完便将电话挂了,电话另一边的陈锡联哭笑不得。

肖全夫挂了电话后,开始思索如何应对敌人,随后他下令:“去,给他们看看咱们的迫击炮!”最终在一发迫击炮弹下,苏军3辆坦克连忙撤退。

由于我军的火力配置和战斗意图没有暴露在敌人面前,从而保证接下来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到3月17日,我军获得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令苏军不敢前进一步。当陈锡联得知这一战果后,高兴地称赞道:“这个肖全夫真有两把刷子,他当初的决定也是正确的!”

不久后,时任总参谋长的黄永胜给肖全夫打去电话,让他想办法将击毁的苏军坦克拖回来。肖全夫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指挥战士们将击毁在我国江内的苏军坦克拖回来。这辆坦克,至今还放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

肖全夫在珍宝岛之战中表现出高超指挥才能,不仅出色完成中央交给他的任务,还捍卫了我国尊严。

1980年,军委任命肖全夫为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尽管此时的他以年过花甲,但面对中央的命令,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西北边疆上任。1984年,68岁的肖全夫来到有“生命禁区”之称的神仙湾哨卡视察。当时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也出现了高原反应,但他还是强撑,坚持看望守防的战士们,给部队巨大的鼓舞。

1985年年底,肖全夫退居二线。2005年2月4日,肖全夫因病去世。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