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被美国强行挑起的科技竞赛,似乎揭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巨大短板:芯片!
美方不断阻挠,芯片重要性也在不断凸显,过去我们的半导体产业起步较晚,导致我们的芯片只能依赖进口,现如今,芯片的自主制造开始引起重视。
但实际上,哪怕是过去芯片被无视,中国仍有一批芯片厂商跌跌撞撞的闯出一条出路,如成立于2001年的龙芯。
而在近日继华为麒麟芯后,国产CPU也迎来了一次飞跃。
国产CPU厂商龙芯中科正式发布新品,推出了新一代通用处理器龙芯3A6000,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芯。
而这一次,龙芯直接对标的便是美芯巨头英特尔。
二十年磨一剑:龙芯突破芯片架构
对于美国芯片领域的卡脖子,其实国家一直早有布局,从21世纪初就成立了不少科研组、科研企业。
而龙芯便选择了一条最为凶险的路:从最上游的指令集开始,一层层往下游做,构建自有体系,挑战CPU高地,试图捅破美芯联盟,不做底层技术有求于人的“买办芯片公司”。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龙芯终于逐渐摆平了研发CPU的关键:芯片架构。
过去中国企业在CPU领域之所以会被美西方卡脖子,关键就在于,两大主流芯片架构,全在美西方手里。
一个是ARM,一个是英特尔X86,都对中国企业严防死守,像八爪章鱼一样把中国芯片发展缠绕得密不透风。
而龙芯自研LoongArch架构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了,并基于这个国产框架,龙芯又推出了性能上可与英特尔、AMD比肩的国产CPU。
国产CPU有多强悍?
最新的龙芯3A6000,真正实现了100%国产,不仅构架是我们自己的,连产业链制造都可以自主。
众所周知,拜登团队的美芯制裁一直卡住了中国7nm以下的芯片制程,但龙芯的芯片主打一个好用瓷实,只需要28nm生产线,根本不差卡脖子;而在性能上照样可以追上西方主流。
与此同时,比起后门一堆的国外CPU,龙芯还内置了国密算法,确保了安全性。
后话
其实龙芯还承担一个任务,对于中国来说,它是未来某一天美国芯全面断供的“诺亚方舟”。
龙芯的很多芯片用在了特种行业,比如卫星上、雷达上、纯国产的服务器交换机等等。就是要满足那种被外国断供所有技术和授权还能用的情况。
为中国芯片发展兜住底,这是龙芯承担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