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叶剑英拿着古月的照片说:真是太像毛主席了,就他了

英苗侃 2022-05-14 12:55:51

“能够饰演毛主席,是我的荣幸,我要拍摄一百部关于毛主席的作品!”这段话出自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古月之口。

不过遗憾的是,古月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

2005年7月2日,古月因突发心肌梗塞而病逝,终年68岁,而他一生共参演了八十五部关于毛主席的影视作品,带着这个遗憾,古月的生命仓促地画上了句号。

古月和“毛主席特型演员”这一身份结缘是在1978年。

当时,距离毛主席去世已有两年时间,百姓们还沉浸在怀念伟人的情绪中,也迫切地想通过影视剧可以再次看到毛主席光辉的形象和不平凡的一生。

于是,这年文化部下达通知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出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当时的古月已经是昆明军区文化科长。

因为之前就有人说过他神似毛主席,所以看到这个通知后,他脑海中闪过了“报名参选”的念头。

但很快古月就自己否定了这个念头,主要是他觉得,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而且出演的对象还是伟大的开国领袖,如果演不好不仅自己丢人,也有损伟人的形象。

然而,就在古月退缩后,一个人的出现却让他有了报名的决心,此人就是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胡可。

当时胡可来昆明军区文化部视察,接待他的人正好是古月。初次见面,胡可就愣住了,随后脱口而出:“像,真是太像了!”

这次见面后不久,胡可亲自到古月家拜访,表达了想让古月参选毛主席特型演员的选拔。非科班出身的古月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胡可却鼓励古月说:“演技可以学啊!”除此外,妻子也很支持古月去参选,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出演毛主席的。

古月又思考了一会,最终答应参加报名。

古月对这件事很认真,为了拍摄一张定妆照,他特意跑到云南省话剧团试装,当他穿上话剧团中毛主席的服装,化妆的时候,化妆师傅都赞不绝口:“你可比我们团的毛主席演员像多了!”

这张定妆照也被直接放到了叶剑英元帅的桌子上。

当时有二十多张报名人员的照片,叶剑英元帅拿着放大镜一个一个地仔细看,看到古月时,叶帅脱口而出:“像,太像毛主席了,就由他来出演员吧!”

说完后,叶剑英元帅在古月照片的背后画了一个圈,古月就这样和“毛主席”结下了不一样的缘分。

得知喜讯的古月很兴奋,并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演好毛主席,不能辜负组织上的期望。

但其实,古月饰演毛主席的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没有功底,面对摄像机古月紧张到手都出汗了,每次开拍时要么肢体语言僵硬,要么台词说得不顺畅。

一次又一次“咔”后,导演看着浪费的胶卷也失去了耐心,说了一句:“这张脸怎么长在你身上了。”看着导演气急败坏的样子和现场工作人员无奈的眼神,古月非常的自责。

但成功没有捷径,既然选择只能努力去做好。

为了演好毛主席,古月下足了功夫,不停地揣摩毛主席的神态,说话的腔调,同时也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古月终于放开了,并顺利地拍完了第一部作品《西安事变》。

他的努力也得到了认可,电影上映后观众们都很感动,他们看到了一个更为真实、鲜活的为人形象。

面的赞扬声,古月一直保持谦逊的姿态,虽然此后他走到哪里都是被人追随的对象,但古月并没有因为成名而降低要求,相反他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

为了更贴切毛主席的形象,古月下足了功夫,首先他要攻克“口音”这一关。古月是湖北人,毛主席是湖南人,两个人的口音天差地别

为此,古月特意跑到毛主席的老家,在一段时间内都和当地人同吃同住,并了解他们的一些风俗习惯的等等。

果然,古月硬生生地学会了湖南话,不知道的都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呢。除此外,古月还研究毛主席的饮食习惯,毛主席最爱辣椒,红烧肉里都离不开辣椒。

为了演出毛主席吃辣时的面不改色,一向不能吃辣的古月开始练习吃辣。

最初,他吃一口辣椒都要喝一口凉水,即便如此还是被辣到额头冒虚汗、一脸的涨红,但古月依然坚持,为此,古月落下了严重的胃病,

口音、吃辣也只是努力路上的一角。因为古月要塑造不同时期毛主席的形象,青年时期的雄姿英发、革命时期的挥斥方琼、建国后的沉稳冷静....

这就要求古月要演出每个时期的神韵,真实地还原出当时毛主席的神态。为此,每一部作品古月都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来进行自我调整,尤其是体重。

拍摄《四渡赤水》时,毛主席和战士们风餐露宿,经常食不果腹,所以那会儿毛主席身材消瘦。可当时古月比要求胖了二十多斤,导演下了死命令:“一个月必须减肥成功。”

古月开始运动、减少饮食,一日三餐几乎就是青菜,吃到最后他胃都反酸水,妻子看后很心疼,但古月说:“只要能演好毛主席,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这样,古月用近乎自残的方式,完成了导演的要求。可这部影片拍摄完后,古月就接到了《父亲》的剧本,要饰演的是六十多岁的毛主席,为此古月又在一个月内增肥二十多斤。

当时古月吃什么热量高吃什么,肉也一口接一口地往嘴里放,完全不是为了品味美食,只是单纯地为了增肥而已。

古月的努力是业内人士有目共睹的,哪怕是大冬天拍水下戏,古月也坚决不用替身,一场戏下来他好像在冰窟窿里走了一会,为此还生病发烧。

古月还逼迫自己苦练毛主席的书法,所以很多影视剧中很多毛主席写字的画面都是真实拍摄的,连挑剔的导演都找不出丝毫的毛病了。

从1979年开始,古月的人生似乎就是为饰演毛主席而活,而这也是他觉得很荣耀的事情。

当然,演技的成功也为古月带来了巨大的荣耀的,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有鲜花和掌声。

但古月内心很淡定,他经常对妻子说:“大家真正喜欢的是毛主席,而不是我!”如此清醒的认知,也让古月一直保持着谦卑之心。

古月的出演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肯定,甚至还打动了毛主席的家人。当年,古月在河北拍摄《走出西柏坡时》时,恰好李讷也在河北,得知剧组拍戏时她抽出时间来剧组参观。

那天,古月还没有穿西装,当李讷看到古月时,直接愣住了,她仿佛又看到了日夜思念的父亲,情到浓时,李讷没有控制好情绪,一下抱住了古月,仿佛就是抱住了自己的父亲,并哽咽地说:“您太像我的父亲了!”

古月被李讷的真情流露感动了,轻轻地拍了拍李讷的后背。那天,李讷拉着古月聊了很久,和他讲了很多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并数次落泪。

分别时,李讷又深深地向古月鞠了一躬。这不仅是对古月的尊重以及演技的肯定,也是对他的一种感谢。

其实不止李讷,在一次采访中,当记者问毛新宇,您们一家人觉得哪位演员饰演的毛主席最像时?

毛新宇说,其实每位演员都有自己的特征,但我们家人觉得,古月老师更神似一些。

其实,古月成名后,也有许多外界诱惑,但古月坚持初心,除了毛主席以外他拒绝参演一切角色,这份坚守着实让人感动。

2005年,六十八岁的古月参演了《风起云涌》,这也是他第八十五次塑造毛主席,离他的百部目标仅剩下十五部。

遗憾的是,这年的7月2日,古月头发心肌梗塞,虽然医生全力抢救,但最终古月还是仓促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他的演艺之路也带着遗憾画上了句号。

其实,这些年在荧幕上塑造毛主席形象的演员并不在少数,但能够超越古月的却寥寥无几,毕竟别人饰演毛主席是也只是众多角色中的一个,而古月这一生就只出演了这一个角色。

因为演得太神似,还曾有人怀疑古月和毛主席有血缘关系。对此,古月也是公开回应说:“完全是无稽之谈!”

其实,古月是孤儿,在他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先后去世,他和姐姐是在孤儿院长的,他本性胡,后来为了便于记忆,他才将自己的姓拆成了“古月”作为艺名。

而外界的传言也恰好证明,古月老师不俗的演技,可以用“深入人心”来形容。如果古月老师没有猝然离世,相信他一定会贡献出更多经典的毛主席形象。

但人生总有遗憾,这不仅仅是古月老师的遗憾,也是观众的遗憾,而这样一位优秀的演员,也值得观众永远铭记.......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2 阅读:168

英苗侃

简介:篮球就要听英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