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束了对洛阳“陆浑戎王级墓”的初阶工作后,在对最近发现的大型王级墓进行复盘时,我又有喜人发现。
此墓墓风奇特绚丽,结构乍看简单细看却又模棱两可。听说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考古保护时,现场十分紧张刺激,惊喜连连,曾经更是差点被墓主人忽悠过去,忽略两件稀世珍宝。由于该墓实在太过神秘,至今仍然无法对墓主人身份进行定性。该墓至今高悬一号,无数考古人员仍在夜以继日对其身份孜孜探索。
去年9月,又一古墓在青海乌兰的河东村发现。众所周知,青海一直是千年古墓大户,因为其所处正是千年前吐谷浑古国的所在之地,作为两族重要枢纽,更是汉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都兰热水便有“血渭一号“这样等级的近千余古墓的墓群。因此在青海发现古墓,乃至大墓,却并不稀以为奇。
但是,此墓却是太过奇特。
工作人员首先在对古墓外表的土石柏木上下结构进行分析时,判断其属于典型的唐墓风格。那么,唐时,此地正是吐蕃所在之地,墓主人的朝代归属当是吐蕃无异。
在对墓口探索才刚开始的土工作业时,工作人员便有惊人发现。
在墓口位置,竟有一殉葬者。殉葬之人骨骼魁梧,头向墓主,面向墓口,腰间尚有颇具武士风格的锈蚀刀具与外甲,面朝墓口警戒状,右手托腰,左手扶刀。
威武霸气的共命人
这不禁让人啧啧称奇,往往殉葬之人尸骨都是凌乱扭曲,表现被强迫殉葬时的痛苦与挣扎,而它的尸骨却无比巍然大方,就像准备好的摆拍一样,霸气的淡定从容之姿摄人心魄。
很快,工作人员就得出结论,他应该是自愿殉葬的死侍,典型的唐墓“共命人”的表现风格。
(共命人:共命人是源自于古代西藏吐蕃赞普人殡葬的人殉方式,和大多数中土殉葬不同,共命人大多是墓主生前亲信死侍,对墓主绝对忠诚,他们殉葬是自愿,希望死后仍旧效忠主人,同生共死。在《旧唐书》、《通典》、《唐会要》、《册府元龟》都有记载,感兴趣者可自行查阅研究。)
墓主棺椁
等到整个墓的土工深掘作业完成,大家纳闷了,这不过长宽80见方的墓,墓主人到底是何身份,竟有“共命人”死侍护卫?想着工作人员更加激动紧张,因为“共命人”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墓主的身份高贵无比,大家拭目以待从这座墓发现什么惊艳世人的文物。
进入墓室,整个墓的结构与内表就一览无遗,墓室由前室、后室和双侧室构成,典型砖石土木,亦有“五神殿”作风(五神殿:古籍记载唐墓独有五室风格,采用木石结构,分为主室,主室分东西室,主室左右又有侧室,主室后面是后室共五室内。主室东室为男主,西为女主,两侧室与后室,分别放置墓主人生前所爱之物等。近日青海热水都兰再现一五神殿风格唐墓,可对比学习研究。)
壁画一舆
当进入前室时,工作人员就被里面绚丽无比的壁画惊艳得瞠目结舌。武士骏马、觥筹宴饮、牧狩秋围、王宫起居、山川花卉、奇珍异兽、祥云飞鹤、日月星辰,闪瞎人眼。壁画一舆
这种壁画,画工与颜色调配之精美,典型的藏域色彩壁画,与莫高窟壁画相比也隐隐压出一筹,它的艺术与历史价值,恐怕又可以刷新纪录了。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陪葬男女墓主的,除了一些精美衣饰和生前所用之物,似乎没有什么令人惊艳的大物件,这似乎不太符合墓主人有“共命人”守卫的身份啊?
师出反常必有妖,大家又复盘了一下整个发掘工作,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墓室结构虽是唐墓无疑,却又像典型的“五神殿”风格,但又缺一角落,这就有点虎头蛇尾不伦不类了。那么会不会是缺一角,我们没有发现呢?既然前室前面是空地,也就是说大家看到的后室其实会不会并不是后室呢?
本着对唐“五神殿”扎实研究,果然工作人员在后室土建筑里,发现一隐秘暗室。这一惊人发现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激情。
后室暗格
蹑手蹑脚进入暗室,大家激动无比,墓内果然有黄金陪葬品。一个方形腐朽木盒上,陈放着一顶珍珠冕旒龙凤狮纹鎏金王冠和一件镶嵌绿松石四曲鋬指金杯。
现场拍图
王冠两侧饰龙,前后饰凤,后面护颈饰双狮,全冠有大量精美珍珠宝石镶嵌,至高无上的神圣之气迎面逼来。
珍珠冕旒龙凤狮纹鎏金王冠近图
金杯四曲杯体方形圈足,工艺精致无比,雕工巧夺富丽一气呵成,亦有大量珠宝镶嵌,大唐、中亚与吐蕃三域之风,当世无出其右,非帝王所用而何?
四曲鋬指金杯近图
用玄关暗室藏宝,这在唐墓历史上还是首次,这更昭示了冕旒龙凤狮纹鎏金王冠和四曲鋬指金杯的珍贵无比,同样的,墓主人的身份更加令人着迷。
到底是吐蕃哪个大人物才会有这样的尊贵身份稀世珍宝呢?
学界最终定级为王级,两件稀世珍宝因为主人身份至今没有定论故而对外宣传着墨不多,但是大家坚信双宝展出震惊并惊艳世人那是手拿把攥的。
相关研究工作仍在火热地进行中,大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究,争先恐后地希望自己能够拔得头筹解开墓主人的神秘面纱。
点击关注不书,了解更多精彩文章。
赞普之墓
摸金校尉
就两样?还王墓!会不会太寒碜了点
是否出土唐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