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礼物:2025年子不语实施4.5天工作制。”
此前,随着子不语集团CEO陈才雄在年会大屏幕亮出上述字样,现场员工瞬间沸腾,随即这一消息也火上了微博热搜。
一位子不语员工告诉《天下网商》,过完春节公司就会实行4.5天工作制,即周五仅需工作半天。
作为一家位于浙江杭州的B2C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的主营业务是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及自营网站向海外市场销售服饰和鞋履产品,旗下品牌有Rich Radi Q's、Cicy Bell、Coutgo等覆盖女装、男装、运动装以及童装等多个领域。
上述子不语员工提到,公司氛围很好,团队和谐。在公司宣布4.5天工作制前,子不语即采取了弹性工作制,即每天上班时间为早上8:30-9:00,下班时间为下午5:30-6:00,8:30上班的话,下午5:30就能下班。中午休息还有1个多小时,为11:50-下午1:30。
在年会现场,陈才雄还强调公司不会因此降薪或裁员,4.5天工作制是公司对员工努力的认可形式之一。此举也是希望推进“工作效率重于工作时长”的理念。
作为跨境电商行业首家实行4.5天工作制的公司,子不语也曾被称为 “跨境鞋服第一股”。2022年11月11日,子不语领先另外两家蜚声海内外的跨境大卖SHEIN、赛维时代,率先在港交所上市。
从最初的一家淘宝女装店,转型成为国内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子不语踩中了哪些风口?在跨境电商浪潮之下,子不语又面临哪些挑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c02a74439f3e4a30cb6b8db1b3dc22.jpg)
子不语这个亚马逊服装类目顶流玩家的背后,站着一位85后创始人——华丙如。13年时间,他从宿舍淘宝店起家,干成了如今颇受瞩目的杭州跨境龙头企业。
2009年,年仅21岁的华丙如,还是安徽巢湖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彼时,他看到电商市场的巨大潜力,当即开了个淘宝店销售女装,产品则通过从广东、福建等地的工厂一件代发。两年后毕业时,华丙如通过销售女装产品,掘到了第一桶金。
毕业后,他和同学一起转战到杭州创业,正式成立子不语贸易有限公司。2012年,子不语开设了第一家天猫旗舰店,一年内冲进天猫女装商家周交易榜前十,当年销售额破亿。
随着电商生意越做越大,华丙如意识到未来公司要想更上一层楼,不能靠山寨、高仿,而是走原创。由此,子不语开始从市场的直接拿货代发转向自主设计、找工厂代工。
此时,子不语遇上了女装快时尚行业发展的高峰期,子不语依靠原创的款式和价格,逐步在女装赛道站稳了脚跟。但赛道火热也意味着竞争愈发激烈,无论是女装还是电商赛道,整体成本逐年上升,利润正在加速变薄。
面对国内越来越拥挤的电商竞争环境,华丙如把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他尝试着将国内库存产品放到了速卖通(国际版淘宝)上售卖,没想到一下子销售一空。这时,子不语已经开启了双线作战,同步将产品卖给国内和国外消费者。
直到2014年,子不语注册了第一家亚马逊店铺,正式开启了跨境电商之路。
从国内女装赛道转向当时一片蓝海的跨境电商赛道,子不语再次踏上了高速发展期。2014年正式入场跨境电商第一年,销售额破亿元;2015年,子不语在巴西拿下速卖通女装销售冠军,销售额破3亿元,同年入驻跨境B2C电商平台Wish;2016年,子不语增加鞋履销售,销售额达到1亿美金;2020年,子不语全年GMV达到20亿元人民币。2023年,子不语年营收达到30亿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128c48e72245bd297737f94829811ad.jpg)
据子不语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子不语在中国跨境出口B2C电商服饰及鞋履市场的所有平台卖家中排名第三;在亚马逊北美市场,子不语在服饰及鞋履类目中排名第一。
2022年11月11日,在这个电商年度大促的日子,被称为“中国版Zara”的子不语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跨境鞋服第一股”。
半年营收14亿元,九成来自北美经历了2023年的业绩滑坡后,2024年上半年,子不语迎来业绩拐点。
据子不语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子不语实现营收14.62亿元,同比增长6.31%。一般来说,因年终大促等电商行业周期原因,通常电商企业下半年业绩会高于上半年,以子不语2023年业绩为例,上半年营收为13.75亿元,全年营收约30亿元,下半年业绩比上半年高2.5亿元。
2024年上半年,其毛利10.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毛利率为73.9%,同比增长1.1%。毛利率增加主要是因为货运及保险成本的下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082764ade1691a4533fb234cb784da.jpg)
净利润方面,子不语实现了约9136.5万元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89.1%。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也达到了1.30亿元,同比增长127.0%。
子不语提到了业绩实现逆转的几大原因,主要为管理团队变革、优化库存结构和采取了降本增效等多项措施。
在财报中,子不语提到:“亚马逊平台的目标市场主要为北美市场,同时拓展的TikTok平台也是北美市场。”
从财报来看,北美市场占到子不语营收占比的绝对大头。2024年上半年,子不语在北美市场营收达到13.96亿元,占总体营收的95.5%。其他拓展市场为亚洲和欧洲,营收分别为4743.5万元和948.8万元,占比分别约为3.2%和0.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子不语在海外的核心逻辑是以产品为主,而非品牌,模式依靠快速设计、成品、上架,以高性价比产品为主。为此,子不语每年可推出1万件新服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781403f08b86818bfccd8c22ac44f76.jpg)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时尚潮流不好把控,如果未能摸准消费者的偏好,很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很多服饰企业就被库存压垮。
子不语也意识到这一点,2024年,子不语转变了公司运营模式,成立了品牌事业部,从原本的“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
“现在公司打法已经改变,未来公司200多个品牌会逐渐优化梳理进入10个大品牌中,从而进行品牌化的运营,这是公司的一个战略方向,也是一个转折点。”在智通财经新春策略会的集中路演环节,子不语管理层曾公开表示。
变化,成为2024年子不语的主基调,这也是发展至今必须做出的调整,毕竟子不语对单一市场和平台的依赖性实在太重了。
踩中两大风口的亚马逊“大卖”,如今仍有挑战回顾子不语创始人华丙如的创业历程,精准踩中了两大风口。
在他投身电商创业的2009年,正值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电商交易额达到3.8万亿元,其中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586亿元,同比增长105.8%。
这一年,网络零售实现三个里程碑式突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08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继续上升,达到28.1%;网络购物交易额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6%。
到了2014年,国内电商行业涌入了越来越多的玩家,华丙如及时转换主阵地,又吃到了跨境电商兴起的红利,也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但时至今日,跨境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子不语也面临着挑战。
先从内部情况来看,子不语十分依赖第三方电商平台,尤其是亚马逊。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子不语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实现营收约为14.40亿元,同比增长10.5%,占整个营收比高达98.54%,其中亚马逊平台的营收占比更是达到了90.6%。来自自营平台收入仅为361.4万元,同比降低87.3%,占总体营收比例仅为0.3%。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66e073623f0d96c3b4893453713a15.jpg)
一旦企业过度依赖某个第三方平台,很容易对自身业务造成风险。例如2021年,亚马逊突然对国内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实施“封号”措施,众多亚马逊卖家产品被下架。这对众多跨境电商企业造成了显著影响。
子不语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2018年,子不语就建设了拥有自主品牌的独立站,2020年来自自营平台的收入达到过3.6亿元。但从最新财报来看,自营平台仅0.3%的收入占比,依然没有起势。
从外部竞争环境看,SHEIN、Temu等同样注重北美市场的跨境玩家,一方面拥有更强大的供应链资源、人力和资金,另一方面独立性更强。据36氪报道,尽管Temu全球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到2024年7月,Temu美区已几近实现EBITDA盈利。
另一强劲对手SHEIN,据国外科技媒体NewsReports整理的数据显示,2022 年,SHEIN在美国站上增加了近31.5 万种款式,营收到达290亿美元,已经是美国市场中最大的快时尚品牌,市场份额40%,远超HM(16%)、Zara(13%)。据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SHEIN已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服装与时尚品牌。
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子不语也做出了多项改变,例如在供应链方面,推动供货商直发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整体效率;在产品设计方面,从过去的粗放式铺款逐渐向精细化开款转变;在品牌孵化方面,聚焦打造多个核心品牌,规划和管理核心品牌全系列等。
在时代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子不语也需要开启全新的叙事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