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破80亿!可一件更糟糕的事,却在电影圈发生

薄荷香幽幽 2025-02-11 21:19:40

自《秦时明月》以来,国漫确实越做越好了,越来越多的国漫走进观众的视野。

《雾山五行》《画江湖之不良人》《一人之下》《凡人修仙传》《剑来》……

随着国漫的崛起,一些国漫也开始进军电影圈。

《大圣归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人例子,在15年那种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累计票房都能达到9.54亿。

之后《熊出没》系列、《封神》系列先后在电影院上映。

只可惜只有《哪吒》系列破了圈,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计票房就拿下了50.35亿,可谓刷新了观众对国漫的认知。

没想到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闹海》更狠,就在刚刚,已经突破80亿票房大关,正在向着百亿票房前进,预测内地总票房也来到了120亿。

恭喜《哪吒2》,这样的成绩,不止是国漫的骄傲,更是中国电影的骄傲。

然而,当《哪吒2》票房越来越高时,一件更糟糕的事,却在电影圈发生。

“国漫天花板”成了“万能模板”

当《哪吒2》以80亿票房横扫春节档时,观众一边喊着“国漫崛起”,一边忙着二刷IMAX。

可热闹背后,电影圈却暗流涌动— —资本们连夜开会,编剧们疯狂翻《封神榜》,看看到底还有哪些神话人物可以拍,就连评论区的观众看完后都感叹后劲太大:“我需要第三部。”

这场景像极了13年前《泰囧》爆红后的疯狂,只不过这次“薅羊毛”的对象从喜剧换成了神话IP。

饺子导演或许没想到,自己用五年时间砸出的“国漫天花板”,转眼就成了行业“万能模板”。

从“申公豹职场PUA”到“百万妖兽不穿模”,《哪吒2》的每个细节都被拆解成“流量密码”,连玉虚宫隐喻白宫这种脑洞,都成了编剧速成班的必修课。

人民日报夸它“重视品质、敢于突破”,但更真实的一幕是:投资人拿着计算器蹲在光线传媒门口,嘴里念叨着“下一个哪吒在哪?”

神话IP快被薅秃了,动画圈陷入“祖宗崇拜”

《哪吒2》的成功,让中国动画一夜回到“啃老时代”。

从《大圣归来》到《姜子牙》,编剧们仿佛集体患上“原创恐惧症”,逮着《封神榜》《西游记》就往死里薅。

这么拍下去,怕是哪吒得和孙悟空组CP了吧?

这场景像极了当年的喜剧圈— —《泰囧》火了,满大街都是“囧”字辈电影;《夏洛特烦恼》出圈后,连卖煎饼的都要拍《煎饼侠》。

如今的动画圈更绝,直接给神话人物办“复活赛”。

评论区里,很多“吃瓜群众”刷着“大圣归来”等相似的词语,一些观众更是让导演饺子浓一部大圣归来,只因“猴子”的热度比哪吒还要高。

最讽刺的是,当观众为“百万妖兽铁链不穿模”欢呼时,没人注意到— —这些妖兽的名字全叫“跟风兽”。

爱国牌打进动画片?主旋律开始“隐形轰炸”

《哪吒2》最隐秘的杀手锏,是把爱国牌玩成了“大家来找茬”。

玉虚宫像白宫?灭魂丹是新冠病毒?观众一边截图解码,一边感慨:“我就说看这个玉虚宫怎么越看越像五角大楼。”

这种“隐喻式主旋律”比《战狼》更狠— —吴京举国旗是明牌,饺子导演却把爱国情怀缝进哪吒的混天绫里。

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导演想把古代神话故事和爱国联系起来。

但问题来了:当每个动画片都要暗藏“各种各样的密码”,编剧到底是在写剧本,还是在做阅读理解?

《唐探1900》用煽情翻车的前车之鉴,显然没拦住后来者。

“造神”与“毁神”:饺子能逃过吴京的魔咒吗?

《哪吒2》票房破百亿那天,饺子导演的医学学位、动画梦想、职场狂人事迹被扒了个底朝天。

网友把他捧成“国漫救世主”,却忘了六年前的吴京也被称为“战狼之神”。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战狼3》难产八年,吴京从“硬汉”变成“爱国符号”,《流浪地球3》还没开机,郭帆已经被要求“必须超越前作”。

如今压力给到饺子:网友连《哪吒3》的剧情都预测了:“第三部封神题材,结尾彩蛋一颗石头裂开。”

网友的评价想象力确实很丰富,但如果饺子拍的不是封神题材,也不是关于“猴子”的电影,网友是不是会很失望呢?

原来,“国漫崛起”的负面,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赌局。

结语

《哪吒2》的成功既是国漫的里程碑,也是行业焦虑的放大镜。

当神话IP被薅秃、隐喻式主旋律成标配、导演被架上神坛时,或许更该问一句:

在追逐百亿票房的狂欢中,我们是否正在透支中国动画的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