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标志着家校社协同育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此方案出台之前,风行一中跑团已经以其独特的跑步活动,悄然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的实践者。
在第10次活动中,中滩校区校长助理董占红(前右一)和马拉松跑者李子夫爸爸(前右二)前来领跑·
十次活动:1500人次热情奔跑
今年9月,新学期伊始,风行一中跑团在校家社协同育人中心的精心组织下正式成立。跑团以“风行一中”为名,寓意同学们如风般自由奔跑,以“踏山海,奔逸向心行”为口号,鼓励同学们从内心出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自此,每个周末的清晨七八点,跑团成员们都会准时集合,用脚步丈量青春的梦想与激情。
截至11月17日,跑团已组织了十场活动,吸引了约200名学生参跑,占全校小学生的40%。加上热情陪跑的家长们,总参与人次已突破1500大关。
11月17日,成功举办第10次1500人次活动
9月22日跑团举行首跑仪式
在第10次活动中,中滩校区校长助理董占红前来参跑,现场表扬激励同学们坚持跑下去
马拉松跑者李子夫爸爸做跑姿和热身指导
跑前热身
不比速度只比坚持与热爱
为了鼓励同学们坚持跑步,风行一中跑团在“让坚持与努力的同学们被看见”的总原则下,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参跑规则。
跑团坚决不营造竞技氛围,不强调速度与里程,而是注重参跑次数与坚持精神。跑团成立之初便发布了倡议书,并在每次发布跑步通知时都强调:全程无时间限制,无目标距离要求,同学们可随时起跑、随时停止,迟到亦可参与。跑团追求的是健康与快乐,尽力而为便是最好的表现。
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跑团还设立了多种奖励机制。从现场专属打卡簿与亲子跑印章,到群内接龙与点名表扬,再到连续参跑奖励与学期奖项评选,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此外,跑团还鼓励同学们制定个人“成长计划”,自主设计专属跑步目标,完成计划即可获得奖励,不与他人比,只与自己比。
跑后印章打卡是三(2)班李佳最期待的环节
·通过群打卡做数据统计·
第1次为连续5次参跑学生颁发奖品
第2次为连续5次参跑学生颁发奖品
家校合作正在创造更多美好
风行一中跑团的成立与发展离不开同学们、学校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跑团的名字、口号、LOGO、打卡簿与印章、队旗与徽章等都是由同学们创意设计,并经家长与学校共同完善而成的。跑团组织的首跑仪式与第十次活动更是凝聚了家校双方的心血与智慧,从前期准备到活动组织、现场摄影摄像、采访剪辑以及订阅号写作等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家校合作的紧密与高效。
跑团LOGO由学生设计创作
LOGO含义:玉兰花下,同学们展臂奔跑,hit the road(行在路上),the beat of heart(感受心跳),and beat all difficulties(克服困难),寓意:拥抱生活,自信向前!
跑团LOGO设计者六(1)班赵欣怡和刘奕彤受到学校表彰
四(2)班刘泓菲为打卡簿设计封面和封底
四(2)班刘泓菲同学受到学校表彰
跑团制作了4种徽章,每连续参跑5次者可抽签取得1枚,同学们间可相互交换收集自己喜欢的徽章
集齐这4枚徽章成为了同学们的动力和荣耀
坚持奔跑变化悄然发生
据统计,在前十场活动中,平均每次超过75位同学参跑。其中,有16位同学实现了十场全勤,约占参跑同学的21%;31位同学参与了8次及以上活动,约占41%;61位同学参与了6次及以上活动,约占81%。
经过这段时间的坚持奔跑,同学们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其一,他们变得更加愿意早起,二(1)班宋雨泽家长说:“周末跑步,正好促使孩子一周七天都早起,帮助他克服了懒惰赖床的坏习惯,每到周末,孩子无需催促,积极主动要去跑。”其二,他们渐渐将跑步融入了周末生活,即使偶尔有事耽搁也不愿暂停。一(2)班金爱阳随爸妈去旅行,周六坚持远在密云公园同步跑;六(3)班的张浩轩和袁智皓周日参加足球赛,6点提前到现场跑上几圈。其三,他们不断突破自我,从最初的几圈逐渐增加到更多圈数。四(2)班李锦洋就是这样从两圈到五圈,一直坚持下来的。以上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在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二(1)班宋雨泽克服了周末赖床的坏习惯,坚持来跑团
一(2)班金爱阳旅行期间坚持在密云公园中同步参跑
六(3)班张浩轩和袁智浩即便当天要参加足球赛,也要提前跑几圈
四(2)班李锦洋从两圈到三四圈,再到五圈,正在不断突破自己
四(1)班李浩然一次不落,坚持快乐参跑,已完成了第12次线下打卡
同学们跑完后继续运动,聚在一起打篮球
“十”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圆满与美好愿景。风行一中跑团期待在校家社协同育人中心的引领下,继续坚持奔跑,创造更多个“十”的辉煌。冬天虽寒,但我们的热情不减;道路虽长,但我们的脚步不停。让我们携手共进,勤跑不辍,履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