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忆对越作战:成车的遗体从前线拉回,害怕怯战,终越战越勇

从南谈历史啊 2024-08-20 01:18:13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新中国哪一次阅兵,战士们最有“杀气”?很多人都会回答“1984”。

因为这次检阅的官兵,很多都是从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上下来的,还有不少人参加了后续的“两山轮战”。

越南在中国的支持下,赶跑了美国侵略者却又过河拆桥,驱逐在越华人、抢占中国岛礁、鲸吞蚕食广西、云南边境领土,打伤我边民和边境战士。

“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我国多次警告无效后,197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对越南实施自卫反击的命令。

解放军两路夹击,一月之内拿下越南中北部大片领土,完成作战目标。

那么,真实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究竟有多残酷,以至于许世友将军疾呼:“我们太落后了!”

不妨听听老兵们记忆中的“1979”。

越军拿着中国援助的武器,打解放军

“1979年2月,我所在的54军161师483团奉命从广西凭详和友谊关出发,进入越南谅山。”

当时只有30岁的483团,军事轮训队指导员高小平,就这样斗志昂扬的上了战场。

向谅山西南侧的639高地穿插,是高小平所部接到的第一个作战任务。

高小平记得很清楚,当时他们483团与兄弟部队482团,一起向敌侧翼推进,而482团的尖兵连在前,483团军事轮训队在后。

浩浩荡荡的队伍,眼看就要开到639高地下面,两侧的丛林中突然传出枪声。

“不好,有埋伏!”

原来,越军利用地形优势,在山头上布置了大量的高射机枪。

高射机枪的特点是火力猛、射程远,解放军要想靠近它们,十分困难。

“身边的战友,在一个一个的倒下。我们来不及悲伤,继续匍匐前进。”回忆到这里,高小平气愤地说:“越军拿的高射机枪,都是中国援助的!更可气的是,敌人每次跑到离我们一两千米的距离时,又用高射机枪射击。”

高小平和战友们只有射程刚满400米的冲锋枪,长距离内根本无法还手。

好不容易匍匐着进入了射程,越军又退到下一个阵地。

2月25日清晨,轮训队奉命迂回到639高地右侧。

“我们侧着身子,抓住藤条,披荆斩棘,前进了100多米,通过铁丝网渗透进一条折线形的堑壕。”此时,轮训队员陈远大声喊道:“指导员,快看,有个坑道口!”

顺着陈远手指的方向望去,高小平果然发现了一群越军。

“我迅速对准坑道口发起长点射,20来发子弹飞了进去。过了一阵,我才顺着洞口摸了进去,看见一长溜4具尸体,旁边还有2门迫击炮和一些弹药。”

当年的险象环生,让高小平记忆犹新:“出了坑道,我带领三个战士沿着堑壕向右搜寻。突然,我旁边的小刘无声无息地倒了下去,冷枪!我们赶紧趴在壕沟底部,一个劲地往四周乱扔手榴弹,但敌人没有什么反应。短暂地沉默之后,我们听见高地另一侧枪声大作,我们发现面前--个敌人也没有了。”

经过一天的激战,我们成功拿下639高地,而这里早已被鲜血染红。

拯救战友,险象环生

“当我永别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亲爱的战友,我再也看不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亲爱的战友,你再不能听我弹琴歌唱。”

每当这首《怀念战友》响起,老兵侯和平总是不由得热泪盈眶。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侯和平是广州军区某部二连的班长。

1979年2月17日这天,侯和平终生难忘:“这一天夜里特别地冷,我们都没有睡,然也睡意全无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战斗的号令。”

当三颗信号弹腾空而起,侯和平和战友们乘舟渡桥,跨过了友谊关边境。

“团指挥所电话,让你立刻去报道,有重要任务!”2月22日战斗间隙,团里的通讯员向侯和平传达了首长的指令。

原来,团里的参谋长和20多位战友,深入敌腹,下落不明。

而侯和平能征善战,团长特地点名,让他由金副政委领导的参加营救小分队。

出发前,金副政委讲话道:“这次任务十分艰巨,不能半点闪失,我们面临的是经历过三十多年战争的敌人,非常狡猾、善战、好战,善于打阻击战、小股部队伏击,善于伪装到处阻击、伏击,必有一场恶战,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只在电影里看到的镜头,没想到真实发生了。

金副政委、侯和平一行,进入原始森林后,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

担心敌人埋伏,他们特地走的羊肠小道。

侯和平拿着指北针,在前面带路,其他同志离他约十米左右,紧跟他的脚印前进。

然而,狡猾的敌人还是发现了他们。

枪声、炮声刹那间响起,炸得尘土飞扬,参天大树一个接一个的倒塌。

“我们把这些当作是为我们送行的礼炮。”侯和平回忆,炮弹和子弹,就贴着身体呼啸而过,可所有人都在奋不顾身的前行。

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出参谋长,救出战友。

“卧倒!快卧倒!”前进之际,眼尖的侯和平,突然发现有个身影,迅速跃进草丛,这很有可能是敌人派来投掷手榴弹的。

侯和平一边让战友隐蔽,一边朝着前方不断地开枪。

一梭子子弹打光,最大的危险终于解除。

侯和平在后面掩护,让战友们迅速通过。

在几经寻找后,终于打听到参谋长和那20多名战友,就在越军把守的一处长形高地里。

可是,参谋长他们所在的敌区,距我军前沿阵地足有700米。

小分队第一轮进攻,付出了一定伤亡后,只能撤出战斗。

第二轮进攻时,有了团里的炮火支援。

侯和平回忆道:“全团将士咬着牙发狠地打炮,把压抑了4天的怒火狠狠地发泄出来。”

夺下敌方长形高地后,却发现参谋长小车被击毁,车上五人全部牺牲。

紧接着,大家找到了参谋长及17位战友的遗体。

侯和平永远也忘不了当时的情景:“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万分悲痛,朝夕相处的战友在一瞬间就永远地离开了,面对着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我们抱在一起嚎啕大哭。”

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为何会有红、白两种骨灰盒?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许世友将军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庆功而是反思。

我们尽管达到了惩戒越南的目的,却也付出了8000余人伤亡的惨痛代价,用许世友的话说:“我们太落后了!”

首先,越军自清末以来一直在打仗,打完法国打日本,打完日本又打法国,打完法国又打美国,可我军已经30多年没有实战。

而且上战场的,很多都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

吕奎元是铁道部某团新兵连的炊事员,据他回忆:“新战士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都是刚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到的军营。”

其中,大多数人都战争都没有任何准备。所以,怯战是难免的。

当时,绝大多数新兵,都与吕奎元有着同样的心情:“谁敢保证自己能活着回来呢?谁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倒下?”

吕奎元回忆道:“一些新战士哭成一团,脸上挂着泪珠,有的在被窝里痛苦流涕,像天塌下来一样。”

开赴战场后,轰隆的炮声和凄厉的子弹让不少新兵都手足无措,成车的遗体从前线拉回。

在战场上怯战而亡的,用白骨灰盒装着;英勇奋战牺牲的,则用红骨灰盒。

可大家来不及为战友们伤悲,就要投入新的战斗。

渐渐地,大家开始逐渐适应残酷的战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这一仗如果打不赢,还会有更多的中国百姓牺牲,为了身后的家园,只有与敌军死战到底。

所以,我军官兵是越战越勇,战斗激情愈发高涨。

自入越以后,我军势如破竹,相继拿下高平、谅山、老街、柑糖等多个重大城市,攻克了近20座县城,如孟康、沙巴、坝洒、封土和保胜等。

我军收缴了援助越南的医药、子弹、工业设备,带不走的,则予以摧毁。

当然,我军是绝对的仁义之师。

自出兵之日起,中央军委就严令不得向平民百姓开枪。

因此,我军的枪口只对准越南人民军。

结果,一部分越军伪装成当地农民,不断对我军发起偷袭。

而我军不忍对其下手的真正百姓也暗里杀害中国军人,给我军造成了一定伤亡。

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我军依旧打到距离越南首都河内20公里的地方。

虽然对越自卫反击战在1979年初就已经结束,可越南不吸取任何教训,又在者阴山、老山之间,挑起边境对抗。

中越边境纷争,前后持续了近十年,直到越南革新开放,才“相逢一笑泯恩仇”。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那些为祖国,为人民,英勇奋战的子弟兵,定将名垂青史,永被世人铭记。

参考文献:

老兵故事:永不泯灭的记忆——我所经历的难忘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三明市退役军人局

吕奎元.老兵忆对越反击战[J].农家之友,2014,(07):36-37.

高小平,欧阳锴.1979:一位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的回忆 老兵不死[J].国际展望,2003,(15):24-2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