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山,把爱焐了上千年!

望宁煤 2023-02-20 14:46:59

电影《满江红》

票房突破40亿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让贺兰山再次成为焦点

从宋到今

1000多年的两端

一头是铁血丹心只为精忠报国

一头是国之大者力保能源安全

刻在父亲山上的那些褶皱

依稀拼成两个大字

爱国

为国找矿,为国赋能

为国实干,为国奉献

宁煤

青春热血似水流年

变成火、变成电

满载的火车从贺兰山出发

60多年来一刻不停地

温暖着一个国和千万家

石嘴山

心怀“国之大者”诠释“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首个五年计划时期,来自10多个省市数万名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和解放军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宁夏石嘴山,拉开宁夏煤炭工业发展序幕。

石嘴山矿务局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宁夏投资兴建的第一个煤炭工业基地。为石嘴山市的建立、发展、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喝黄河水,睡土坯炕,骑着毛驴勘地形,黄河木筏运物资。在茫茫戈壁上,宁夏煤炭工业第一批建设者手搬肩扛搞建设,镐刨锹铲打巷道,为国家西部钢铁、电力等工业,铁路运输以及民生用煤提供着能源保障。

1956年1月24日,石嘴山煤矿筹建处成立,半个多世纪后,随着金能煤业分公司的关井分流,曾承载过宁夏经济半壁江山的石嘴山煤矿人,留下了辉煌与不舍,沉淀了浑厚的煤城文化,作别往昔、再赴新征程。

60多年来,宁煤人心怀“国之大者”,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实现了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在这片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厚望和要求的热土上,担负起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能源保供的重任,为宁夏工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如今,原大武口洗煤厂成为“网红打卡地”,成为宁夏唯一一个以工业留存遗产为基础,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的独具特色的工业主题公园。

在原大武口洗煤厂的基础上,厂房、车间、传送带、储存仓、机器设备等被充分利用,打造出了独具工业文化特色的遗址公园,全方位记录了石嘴山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历程、重要事件、建设成就,讴歌了几代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一座博物馆,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

石炭井

煤炭工业“梦起之地”到影视“梦工厂”

石炭井,原为宁夏石嘴山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地处贺兰山腹地。“石炭井沟产烟煤,质坚有光,故名为石炭。”

石炭井曾是以煤炭采掘业为主的工矿区,是宁夏煤炭工业梦起的地方之一。因出产“太西煤”享誉国内外,素有贺兰山“百里矿区”之称。

1958年,国家开始投资建设石炭井矿区,来自全国各地支援宁夏的建设者,先后来到石炭井,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因煤而起,因煤而兴,国家先后投资建成石炭井一矿、二矿、三矿、四矿和大峰露天煤矿、白芨沟煤矿等一批国家统配煤矿。

贺兰山的煤炭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迄今为止累计开采5亿吨,石炭井也一度发展成为拥有10多万人口的繁华小镇,撑起了宁夏乃至西北工业的一片天。

随着政策调整和部分矿井资源枯竭、采区调整,石炭井这座工业小镇从废弃矿区变身为影视“梦工厂”。如今的石炭井小镇保存完好,充满时代感的环境、院落、厂房、铁轨等成功吸引了众多剧组的目光。近几年,《万里归途》《山海情》《我的父亲焦裕禄》等40余部影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

从银北的贺兰山深处到宁东的荒漠戈壁,一座座绿色矿山、花园式工厂拔地而起。

这是宁夏煤业公司在新时期发展建设中所绘就的绿水青山新画卷,也是宁夏煤业公司心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

如今,石炭井生态工业文旅小镇与大武口洗煤厂、绿皮小火车等项目串联,构建“两点一线三片区”的生态工业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在这生态旅游格局的背后,是宁煤在宁夏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成果,更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生动呈现。

今天,我们翻开宁夏能源版图,从银北到银南,大发展的脉搏偾张,智慧宁煤的果敢,让每一位建设者在接力、传承中强大自信,创造着宁煤速度,展示着宁煤力量。

从北到南的纵贯线除了空间的蔓延,还有时间传递下的一个个工业成就与梦想奇迹。

上世纪50年代末,石嘴山矿区、石炭井矿区相继破土动工;

上世纪80年代,宁东煤田大开发全面展开;

2004年,甲醇项目拉开了煤化工基地建设的序幕;

直到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煤制油建设现场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宁东大地沸腾了。

一个“干”字,从时间和空间中穿起了宁煤人的担当,成为时代符号镌刻进伟大“中国梦”具体实践的宏图伟业。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更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更远。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