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好奇地问:“铁塔?看着不像铁做的啊?”
老李头神秘一笑:“可不是真铁,是琉璃的!北宋那会儿建的,55.08米高,八角十三层,那叫一个壮观!米芾都给题字‘天下第一塔’呢!”
一位大姐插嘴:“这么高,看着挺单薄的,结实吗?”
“嘿,大姐,您可别小瞧它!这塔经历了37次地震,啥事没有!1938年,鬼子打了80多发炮弹,就塔身上留下几个洞,它照样屹立不倒!”老李头绘声绘色地讲着,仿佛亲眼见证了那段历史。
小伙子推了推眼镜:“真有这么神?比钢铁还硬?”
“可不是嘛!我跟你说个真事,我爷爷那辈儿,亲眼见过一颗炮弹打在塔上,炸了个两米多深的大坑,可塔就是不倒,你说神不神?”老李头说到这儿,语气更加激动,“这塔的秘密啊,就在它那琉璃砖和榫卯结构上。每块砖都严丝合缝,跟现代的工程师技术有一拼!”
旁边一个小学生拽着妈妈的衣角问:“妈妈,榫卯结构是什么?”
老李头乐呵呵地解释:“就是古代的一种建筑技术,不用钉子,就能把木头牢牢地拼在一起,就像搭积木一样,特别结实!这铁塔的砖块之间,就是用这种技术连接的,所以才能扛住地震和炮火!”
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感叹古人的智慧。
这时,一个年轻姑娘指着塔身上的图案问:“这些花花绿绿的是什么呀?”
老李头指着塔身说:“这可不是随便画的,上面有50多种图案,有佛像、麒麟、花鸟鱼虫,啥都有!就像一本图画书,记载着过去的故事。”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这塔啊,不光结实,还能登高望远。五层能看城里景色,七层能看郊外田野,九层能看黄河,十二层更是能‘云中漫步’,以前可是开封八景之一呢!”
一位老先生感叹道:“这塔真是个宝贝啊,见证了这么多历史变迁。”
“可不是嘛!”老李头接话道,“从宋、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它都经历了,现在成了铁塔公园,还有接引殿、灵感院这些新建筑,到了晚上还有4D光影秀,漂亮得很!”
他拿起保温杯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塔下玩耍,现在公园里还经常有各种活动,热闹得很。这铁塔啊,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守护着开封城,也陪伴着我们成长。”
又有一位游客问:“这塔一直叫铁塔吗?”
老李头解释说:“其实它本名应该叫‘开宝寺塔’,因为最早是开宝寺里的佛塔。后来开宝寺毁了,只剩下这座塔,因为塔身是褐色的琉璃砖,看着像铁,所以大家就叫它‘铁塔’了。”
太阳渐渐落下,天空变成了深蓝色。游客们意犹未尽地离开了城墙,老李头也起身准备回家。他最后看了一眼在暮色中依旧雄伟的铁塔,心中充满了敬畏和自豪。
这座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琉璃塔,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韧性的象征。它默默地守护着开封城,也向世人诉说着一个关于坚持、守护和传承的故事。它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用它独特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