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外长发声,称对中国供应链依赖超过对俄油气依赖,应尽快应对

爱一个人的时光 2022-11-08 23:26:52

就在德国总理朔尔茨结束了自己的中国行之后,欧盟内部也掀起来一场究竟该如何面对中国的大讨论。欧盟外长博雷利于当天在官网上发表文章,承认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后博雷利话锋一转,称欧盟过去对俄罗斯能源有着严重依赖,如今在推动绿色转型战略上,欧盟对中国的依赖甚至要超过了俄罗斯。 博雷利还给出了一组数据,称欧盟所使用的80%光伏组件产自于中国,而欧盟需要的金属镁以及稀土,90%也都来自于中国供应。

博雷利发出警告,欧盟应该尽快减少这种过度依赖,同时认清中国既是欧盟的关键经济伙伴,更是欧盟的制度性对手以及整体竞争者。对比博雷利在本月四号参加七国集团外长会议期间,面对媒体宣称“不能将中俄同等看待”的言论,可以看出不光是欧盟内部,就连同一位高级官员的表态,在短时间内也会发生变化。

从现实角度来看,所谓的“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不恰恰是西方过去几十年来,持续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只是在西方制定的游戏规则下,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大利益。事实上,即便是在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全面爆发的那几年,西方也没有掀起如此巨大的反华声浪。

究其原因,是已经实现了和平崛起的中国,不仅为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版本的现代化道路,更因为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让西方意识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已经不再是昔日只能生产低端商品的世界工厂。 即便如此,在西方全面占优的情况下,维持全球化依然是符合西方利益的,但无论是美国抑或者欧盟,如今都表现出强烈的抗拒之心,其实是因为长期被他们垄断经营的部分产业,正在迎来中国的冲击。

以博雷利口中的“绿色转型战略”为例,中国光伏企业经过了多年的厮杀,成为了全球光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不仅可以保证稳定的技术迭代,而且还能通过成本优势降低价格,可以说欧洲能源转型的背后,中国光伏企业居功甚伟,因为正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中企,让欧洲的能源转型成本大大降低。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欧盟对于“中国制造”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有了中国制造,能让欧洲享受到低成本生活带来的好处。恨,是因为欧洲经济普遍处于危机边缘,欧洲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来稳定经济。而在金融业普遍萧条的大环境下,欧盟只能作出和美国同样的选择,以“抗中”的大旗作为掩护,以“坚持欧洲价值观”作为借口,以“维护全球产业链”作为手段,实现与中国在产业链上的部分脱钩,促使一些对欧盟有利的制造业尽快回流。

但是,朔尔茨的举动却让欧盟高层颇为难堪,因为此时的欧洲由于能源危机,已经很难为制造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反倒是让许多制造大厂纷纷押宝中国,跟随朔尔茨一道出访中国的商务团,汇集了德国12家知名品牌的CEO,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问题。如果欧盟继续将中国视为对手,继续对中国实施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脱钩行为,受伤最重的必定是欧盟自己。

0 阅读:20

爱一个人的时光

简介:那种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时光,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