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堵点疏通了

爱看头条 2025-04-14 08:41:39

打通堵点后,路口通行效率得到提升。

“这个路口在进出城要道上,是新津城区的一个老堵点,现在情况得到了改善。”驾驶员口中的老堵点,便是清源路与五津东路交叉路口。老堵点是如何被疏通的?

4月13日,记者在现场探访中了解到,自成都开展治堵工作以来,交管部门对该路口实施了一系列“微手术”,路口的通行效率提升,终于让老堵点成了过去式。

老堵点

位于进出城要道

小区学校密集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从这经过,到成都的,到产业园区的,送娃娃上学的车辆在这个路口打堆堆。”驾驶员刘先生的一番话,道出了群众的出行不便。

记者从交警十四分局了解到,这个路口非常具有典型性,是进出城的主要路口,连接五津东路、武阳东路、清源路、三渡水大桥。附近有新津区外国语实验学校、三渡水广场、多个住宅小区,成雅高速出入车辆、新津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上下班车辆也要从此经过。

此外,道路中央区域设置有有轨电车,占用部分道路资源,而且路口为不规则异形路口,因此高峰时段车辆排行长,高峰时段周期长,拥堵指数偏高。

微手术

车道瘦身+车道可变

极大缓解道路拥堵

“要采取单一的办法来治堵是行不通的,我们依托成都市科学高效治堵工作协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全面推动落实治堵工作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交警十四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系列“微手术”开始在该路实施。首先便是对三渡水大桥车道进行“瘦身”,将车道宽度由原来的3.5米变为3米,这样机动车道就由原来的2条增加为3条,同时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最终形成了3条机动车道+2条非机动车道。在该措施之下,高峰时段路口排行由原来的150米缩减为50米。

“在早晚高峰,进出城车流特别大。”交警十四分局勤务工作二队队长刘军介绍说,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五津东路一侧,高峰时段禁止左转。同时,增设一条可变车道,实施早晚高峰时段车道可变,允许车辆直行,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同时还优化了路口信号灯配时。通过这些措施,极大缓解了道路拥堵。

治病根

开通家校公交

解决接送学生行停难题

一系列“微手术”提升了路口的通行效率,但还有一个病根未治,那就是新津区外国语实验学校的交通问题,学校挨着路口,二者关联密切。

记者了解到,该校有5000余人,在早晚高峰,家长接送学生停车困难,大部分家长只有把车辆停放在主要通道上,导致周边道路长时间拥堵。非机动车没有循环通道,进出校区返回城区缺乏通道。

针对这些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开通家校公交,点对点接送学生,目前已开通6条线路,解决了500多名学生的出行问题。针对非机动车问题,修建了新的停车区,同时通过绿道进行引导,让车辆有序行驶到路口进行转换。在接送学生高峰时段,允许车辆在绿道停放,解决停车难题。

记者了解到,在一系列治堵措施之下,清源路与五津东路交叉路口拥堵指数由2.4下降为1.3,目前全区拥堵指数由1.476下降为1.176。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何良 实习记者 陈恬 文/图

原标题:微手术:车道“瘦身” 增设可变车道 断病根:开通家校公交 点对点接送学生 这个老堵点疏通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