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白居易的《卖炭翁》。住在西安的一个好处就是:背唐诗时可以代入自己熟悉的地点,然后任性发挥。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有位老爷爷,家住南郊翠华山太乙宫,以砍柴烧炭为生。这活儿很辛苦,他整天都是烟火熏烤满面灰尘,白发老人十指则都是黑的。卖炭挣的钱用来干嘛呢?也就只够买衣服避寒买点吃的糊口。可怜已是寒冬他身上还穿着单衣,却因担心炭的价格低而希望天气更冷一些。
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城里的贵人们应该需要更多炭火。那时没暖气,得烧炭取暖。于是他一大早就驾着牛车拉了一千多斤炭,辗着冰辙往城里赶。现在咱们从长安路上包茂高速,半个小时就到太乙宫,但那时没这条件,老人家辛辛苦苦走了一上午,牛也累了人也饿了太阳都很高了,这才赶到朱雀大街离着城门越来越近了。正午时分,路上的积雪融化一片泥泞,就在这儿先歇一会儿吧。
不幸的是,有宫里的两名使者骑马过来,说是奉皇帝之命出来买炭,接着就蛮横地把牛车拉走了,只给了老人很少的一点东西充当买炭钱,就好像买了台电脑却只给人两棵白菜算是付钱了。老爷爷不敢反抗,也反抗不了,这让他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白居易这首诗写出了民生之艰,然而贵人们是不在意这些的,或者有些贵人虽然善良却不知道民间疾苦,还以为一切都是繁华盛世,脱离群众太远了。
再一个感触就是,唐朝虽然是帝制,但言论空间还是蛮大的嘛:《卖炭翁》这是批评了太监和宫里,《长恨歌》更是大肆渲染皇帝妃子的绯闻,可若让白居易今天用大鱼号写写啥啥啥的事儿,或者就当前的防疫措施吧,他敢妄议吗?写出来能审核通过吗?是否要删掉若干内容才能发出?发出后会不会被删文甚至封号?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那简直是一定的。
而白居易在大唐却尽享荣华富贵,虽然难免有贬谪浔阳做江州司马的一时落寞,但最终备极哀荣,去世后连皇帝都写诗悼念: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今要胜昔才对。